校长管理策略与培养

校长管理策略与培养

ID:43296189

大小:21.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8

校长管理策略与培养_第1页
校长管理策略与培养_第2页
校长管理策略与培养_第3页
校长管理策略与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校长管理策略与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校长管理策能力与培养黔西县金碧中学蔡云摘要: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一所学校的成败取决于校长的思路。学校的管理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管理者尤其校长的管理能力。关键词:校长;管理能力;培养。■、八—一、冃U5所谓管理能力,它是指在学校管理操作过程中,一个人运作学校人事、制度的能力。因此,一个校长在管理过程中,运作学校人事、制度方面的效能情况称为校长管理能力。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了对校长管理能力研究的定性和定量的探讨。校长在实施权力时,它要受社会因素的制约,但校长也有一定权力。所以,校长在实施权力时,他一方面利用制度因素,另一方面,不得不考虑

2、利用自己身上一些优势加强学校管理。根据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将对校长管理能力及其培养进行研究分为权力管理和非权力管理。二、研究方案这份研究是根据本人对我县20名校长采访材料进行分析、思考综合而得,他不仅适合于贫困山区校长目前状况,更接近于近年来所有校长的心态。(一)权力权力管理分量表公开奖惩:校长通过文件、制度建设,以本校教师的晋升、评先评优以及解聘、免职、降职、公开批评等形式限制他人的行为选择自由,使他们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按照校长的意愿行动。合法倡导:校长通过颁布管理方案、教职工代表大会,以意见、建议等形式向老师发出号召,影响教师,使教

3、师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监督强制:校长通过合法的发布命令的权利对教师和学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行为进行监督控制,而师生有公认的服从义务。(二)非权力管理这一项是目前校长们常用的方式,校长通过给对方情感的支持和生活的关怀,使教师或学生接受其管理。三、初中校长管理方略总趋势1、校长管理制度化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是当前法制化教育管理的必然趋势,校长们通过国家文件传达、内部制度建设等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三制一管”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制度化管理的发展趋势。2、情感管理尽管制度不断健全,在具体操作中,95%以上的校长不得不考虑实施情感

4、管理的巨大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第一、情感管理使校长感到轻松,易于团结广大教职工,在和谐气氛中使校长的意志得到体现;第二、情感管理可以把教职工的被动变为主动,教职工主动为校长分忧,替校长出谋划策,集思广益,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学校管理。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从师生角度看,无论是从文化的差异,还是从情感的不同,在接受校长的管理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作为校长,除按自身的人格、素质等方面,尽量最大程度地管理别人;还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手段去管理他人。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校长更注重通过赞扬和鼓舞,让教职工感到胜任

5、力,或通过强调其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来增强教职工价值感,从而使其对工作充满热情;及鼓励教职工参与决策,并倾听他们的建议等非权力影响方式,来实施学校管理。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校长们已将单纯对追求升学率的硬指标,转移到关注教师个人的心理需求,比如成就需求和权力需求,这本身是一个进步。四、校长的培养校长管理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个人综合素质,而校长的培养应先从教师的培养做起,真正解决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的一个现代用人模式。校长岗位是一个工作专业性非常强的岗位,校长的培训需要长期的培养计划,做好H常的工作指导和教育督导,是校长主动的发展的进修方式

6、。怎样进行培养、研训体制改革,是校长在工作中困惑的一个问题。作为初中校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素质进行训养:首先,要树立:“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观念,要在国家大政方针指导下,建立健全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学校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其次,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初中教师大多都是经过正规培训而上岗的,校长要影响他们,使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就得有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校长知识主要要体现在面上,即:校长知识面要广,深度次之,因为广大教师懂得,初中教师要讲专业性,深度上可以浅一些,但作为校长必须要在多方面有一定的建树。第三、要有高尚的情操,要

7、别人以德行事,自己没有高尚的品德,是难以说服教师的;校长的情操体现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个人的修身素养等;第四、要更多地关怀教师和学生,让广大师生经常在你的面前得到温暖,使他门感到校长是一位可爱、可亲的人,而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仙。2008年10月18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