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空心球项目建议书

氧化铝空心球项目建议书

ID:43296199

大小:173.55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9-28

氧化铝空心球项目建议书_第1页
氧化铝空心球项目建议书_第2页
氧化铝空心球项目建议书_第3页
氧化铝空心球项目建议书_第4页
氧化铝空心球项目建议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氧化铝空心球项目建议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氧化铝空心球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氧化铝空心球项目概论第二章氧化铝空心球项目规划及生产规模第三章氧化铝空心球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第四章主要建(构)筑物建设工程第五章技术方案与设备的选择第六章环境保护第七章氧化铝空心球项目节能分析第八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九章氧化铝空心球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章氧化铝空心球项目经济评价第十一章氧化铝空心球项目综合评价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氧化铝空心球生产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二、项目拟建地址1、项目规划地址驻马店某某工业园区2、项目建设地社会经济分析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

2、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装备制造业也是驻马店市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对于推进驻马店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我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装备制造业智能绿色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先进制造模式在骨干企业中得到普及,形成一批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规模效益持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提升,力争到2020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10%;增加值达到

3、170亿元,增加值率是21%;利润总额达到50亿元,利润率是6.2%o产品结构显著优化。引导企业尽快开发一批国内领先、市场广阔的“拳头”产品,以中高端产品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新产品营业收入占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60%以上。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加快构建装备制造业创新体系,力争到2020年,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以上,工业公共技术研究设计中心5家以上,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力争达到1%以上。制造模式更加先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加速渗透,互联网、大数据

4、、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逐步嵌入,力争到2020年重点领域生产装备数控化率达到45%,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水平明显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彰显。推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力争到2020年,培育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工业企业3家(驿城区中集华骏、汝南立马车业、开发区广大鸿远),超10亿元企业6家(汝南广源车辆、西平鼎力杆塔、驿城区银泰新能源、驿城区华骏铸造、驿城区大力天骏、汝南迪阳电动车)。到2025年,装备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水平明显提升,成为河南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板块。三、项目提出的背景1、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是在前进的

5、道路上,我们必须破除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供给侧和需求侧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两翼,只有改革才能破解发展中的问题。面对经济新常态,正如总理所说:“人的创造力是发展的最大本钱,中国有9亿多劳动力,每年有700多万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创业创新之中,催生了新供给、释放了新需求。”2、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清晰,战术也需有力。要始终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让核心技术助推“中国制造”站上"微笑曲线”最高端;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让企业自主经营、自主创新,成为做强制造业的''活力因子”;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

6、切制约创新、抑制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同时发挥好制度优势,全面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让政府、市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四、报告研究范围该报告主要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十个方面:1、确定项目建设总平面布置方案。2、确定产品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方案。3、确定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确定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5、确定公用工程设施建设方案及供水、供电方案。6、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7、项目实施进度建议。8、确定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措施。9、

7、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10、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五、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应该说,'‘中国制造2025”框定了一条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之路。这意味着,从2015年到2025年,在“中国制造2025”的引领之下,我国经济将进一步深行于'‘稳增长、调结构”的新常态中,依托制造业的持续发力创造创新,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从而进一步巩固筑牢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顺应趋势变化推动并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此一过程中,许多企业也将同时迎来大量机遇和挑战。对处于落后产能链条上的企业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