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专题练习

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专题练习

ID:43305701

大小:11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9

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专题练习_第1页
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专题练习_第2页
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专题练习_第3页
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专题练习_第4页
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专题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专题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1.(2016届山东省荷泽市高三上学期期屮考试历史试卷)“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日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B.井田制的瓦解C.人口膨胀的压力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2.(2016届浙江省瑞安市四校高三12月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在浙江宁波等地发现了汉代瓷窑遗址,河南、河北、安徽、湖南等地的东汉墓葬屮都曾发现瓷制品,而尤以江西、浙江发现的为多。据此不能判断()A.瓷器的发明最迟不会晚于东汉B.汉

2、代我国南北方可能都己能烧制瓷器C.汉代瓷器常作为冥帑使用D.汉代南北方形成青白两个瓷系3.(2016届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人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材料反映出()A.政府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政策B.政府对工簡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C.民间贸易完全突破了官府的限制D.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4.(2016届安徽宿松县凉亭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下图是宋应

3、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彖。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1.(2016届江苏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学情检测历史试卷)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B.民营簡业遭到政府打击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2.(201

4、6届安徽省庐江县六校联盟高三第四次联考历史试卷)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主动“捐帑”、“报效”。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这反映出()A.明清商帮势力强大B.官簡勾结是徽筒崛起的重要原因C.获取功名是富商大贾经商的最终目的D.明清富商大贾难成社会革新的力量3.(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诸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但王建《汴路即事》中云“天涯同比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对上述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A.唐朝的坊市

5、制度已经被打破B.坊市制度不能满足交换的需要C.草市已经广泛分布于乡村地带D.江南地区草市发展较快4.(2016届陕西省西北农林科大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白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白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至成化年间,白银大量流入我国,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A.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B.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C.白银货币化是民I'可推动的结果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5.(2016届福建省连江县尚徳中学

6、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经营项目数量产量收入(白银)稻30亩90石90两桑10亩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125两家禽58头(略)55两从材料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商品经济比较发达B.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C.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D.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小农经济的待点、丝织业的发展、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1.(2016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四)历史试卷)下表是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和农民劳动生产率,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项正确的是()统计时间人均耕地面积粮食亩产量人均农业收

7、入战国晚期4.23亩216斤914斤西汉末3.76亩264斤993斤唐初3.76亩334斤1256斤宋初3.75亩309斤1159斤明中叶3.28K454斤1118斤清中叶1.71亩460斤628斤A.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农业劳动力减少,所以粮食亩产量低于唐朝B.清中叶后人均农业收入减少是因为列强入侵破坏了农业生产C.唐初粮食宙产量提升是因为耕种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D.明清农业亩产量的提升与新航路开辟有关2.(2016届广东普宁英才华侨中学高三月考历史卷)《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