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4作文试题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4作文试题

ID:43332880

大小:2.07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29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4作文试题_第1页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4作文试题_第2页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4作文试题_第3页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4作文试题_第4页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4作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4作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作文考向预测[真题回顾]例1.(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例2.(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

2、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例3.(2018·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3、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16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考情报告]2016-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作文考点分析一览表卷别材料提要材料形式命题特点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漫画“进步了,退不了”生活现象类①突出立德树人的导向。高考作文进一步突出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方向,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

4、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考查,形成在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语文的教育功能。②重视多种能力的考查。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高度统一。高考作文突出考生语言表达的核心素养,重视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考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引导考生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深度探究。③贴近考生生活实际。高考作文试题选择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现实、贴近考生实际的材料,从考生熟悉的题材或社会文化热点切入,引导考生激活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写自己的所见所思,写出真我风采。④增加任务

5、驱动元素。为了更好地落实高考改革的要求,高考的作文试题明确增加了任务驱动因素知识与技巧的梳理一、审题与立意《考试大纲》在作文考试要求的“基础等级”中,第一条要求就是“符合题意”。高考作文是否“符合题意”至关重要,它决定评卷教师对考生作文水平判断的第一印象,因而成为影响考生作文得分高低的关键性因素。16所谓“符合题意”就是能准确、全面地审题。考生在写作前,要对题目、材料和要求进行审读和揣摩,从而确定写作范围、立意主旨、表达方式等。文章要做到“符合题意”,关键在于行文前的审题立意。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的认读与理解;立意,就是确立主

6、题思想。审题是立意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结果。立意的关键是审题。审题不清,就会“南辕北辙”。严重偏离题意的作文,即使文字功底再好,也不会得高分,而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以,审题立意的好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为了使高考作文“符合题意”,考生在审题时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审明概念。题目或题干中的重要概念是命题者设置的限制,是考试作文内容取向的依据。考生如果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分析不清,常常会失之千里。2.审明主旨。文有文眼,题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题目的表达重点或主旨所在。抓住题眼,就能明确文章中心。3.审明关系。许多

7、命题中往往有两个或多个概念,这时,考生就必须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正确理解题意,才能保证文章详略得当。4.审明题材。为了防止“移花接木”,高考命题一般都会对取材范围有所限制,一般体现在时间、空间、数量、人称,以及材料的性质、类别、范畴等方面。考生脱离限制,就会有“不符合题意”之失。5.审明体裁。作文考题都会对文章体裁作或明或暗的要求或提示。按理说,以高中毕业生所具有的感知认识,辨明文体应是不成问题的,但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因“文体不符”而严重失分的状况。“文体不符”的出现,恐怕主要还是因为考生缺乏在审题过程中审清体裁的

8、意识。6.审明其他要求。作文考题除了题目或材料、提示的部分外,还有一个要求部分。要求部分常以“要求”“注意”等形式出现。考生在审题后,还要立意恰切。古人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千古文章意为高。文章的立意如高屋建瓴,瓴不建,其流则断;意不立,其文难继。好的作文立意,须符合以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