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教学设计

咏鹅》教学设计

ID:43350196

大小:7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29

咏鹅》教学设计_第1页
咏鹅》教学设计_第2页
咏鹅》教学设计_第3页
咏鹅》教学设计_第4页
咏鹅》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咏鹅》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咏鹅》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态、动作,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产生对鹅的喜爱之  情,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2、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启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感受鹅的美好形象,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教学难点  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具准备  鹅浮水的画面,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揭题㈠、课前猜谜语"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 (教师板书:鹅)  小朋友见过鹅吗?说说你见过的鹅什么样儿?老师这儿啊,也有一只可爱的鹅(开幻灯)瞧,碧绿的湖面上游

2、过来一只美丽的白鹅,小朋友喜欢吗?它的哪儿让你特别喜欢?再看看,这只鹅在什么地方干什么?㈡、故事激趣  一千多年以前,有个七岁的小男孩叫骆宾王,一天,他和伙伴们正在湖边玩耍。忽然,他看见几团雪白雪白的东西漂浮在湖面上,再仔细一看,原来,几只美丽的大白鹅正欢叫着向他游过来,这使他非常惊喜,立刻指着鹅作了一首诗,题目是《咏鹅》(在“鹅”字前写上“咏”)。咏是夸的意思,“咏鹅”就是夸一夸鹅。大家跟着老师齐读课题。孩子们,在入学前爸爸、妈妈和幼儿园的老师就已教你们读过这首诗了,现在我们边听边回忆(出示古诗,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古诗。 

3、 2、出示生字,送字宝宝回家。三、理解诗意  过渡:字宝宝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终于到家了,老师替它们谢谢各位同学!为了表示谢意,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只不但会动,还会叫的大白鹅,快快把它们请出来吧。(播放动画)1、师: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内容就是这个画面了,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2、请学生将从动画中看的到和听到的用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3、教师小结:几只白鹅弯曲着脖子正在向天大叫,鹅身上披着洁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湖水中,用它们那红色的小掌正在拨动着的清清的湖水前进。4、重放动画,感受情境。(学生跟着老师复述画面的内容)5、(出示古诗和鹅的图片)师:这几只鹅真是让

4、人喜爱,同学们回到古诗中,找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白、红、绿)①白的是什么?绿的呢?那么红的呢?②出示一张无色彩的鹅的画贴在黑板上,请学生涂颜色。③作者是按什么观察顺序来写鹅的呢?④教师指着鹅的部位引导学生读相应的诗句。 五、感情读诗  过渡: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幅画时头脑中肯定浮现出了鹅的可爱样子,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呀!我们要不要好好朗读这首诗?  1、师:读古诗和一般课文不同,要稍慢一些,字吐清楚,划竖线的地方注意停顿。先听老师读,我们比一比,好吗?  2、学生齐读。  3、请学生单独朗读。  4、(教师拿着画)瞧,这只鹅向你们游来了,现在,你就是小诗人骆宾

5、王,你手指着鹅读诗。  5、请两位同学上台演一演:谁愿意当大白鹅?谁愿意做骆宾王,一边观赏一边吟诗?六、播放音乐,唱古诗  过渡:刚才你们朗读和表演真不错!老师又带来了一支好听的歌曲奖励你们了,大家一起来听听,也可以跟着唱一唱。七、拓展延伸:我来画八、总结全文板书设计:yǒngé咏  鹅(一幅鹅的画)悯农一教学目标: 1、认识及正确书写诗中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  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

6、?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二)二、初读古诗1、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检查读。(小组合作)2、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桌交流)四、品析体会过渡:古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富有想象的人能从中读出各种画面,那么,透过这首诗中屈指可数的20个字,你又读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1、学生独立想象,畅所欲言。

7、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2、结合发言,适时引导学生品析诗句,深化理解与体会。    (1)“春种”“秋收”概括了什么?    (2)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写出了什么?    (3)从前三句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画面?    (4)可农夫的结果又是什么?     (5)议议: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他

8、们的劳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