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27根导学案 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7根导学案 冀教版

ID:43360830

大小:10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01

七年级语文上册 27根导学案 冀教版 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7根导学案 冀教版 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7根导学案 冀教版 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7根导学案 冀教版 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7根导学案 冀教版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27根导学案 冀教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7《根》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诗歌的特点,感受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2、通过朗读,分析体会本诗蕴含的象征意义。3、进一步学习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学法指导学习本诗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通过反复诵读,将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结合起来,体会诗歌所创造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的主旨。通过比较,体会托物言志手法的好处。★学习步骤:一、课前预习:1、通过资料查询,了解关于作者牛汉2、回顾有关诗歌的朗读节奏及借物抒情等知识。二、品读课文,分组探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诗的节奏和重音。我/是根。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地/生长,向下,向下……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听

2、不见/枝头鸟鸣,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但/我坦然,并不觉得/委屈烦闷。开花的/季节,我跟枝叶/同样/幸福,沉甸甸的/果实,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2、品读全诗,思考下列问题:①试概括第二、三、四节的内容:②“地心的太阳”比喻什么?5③第三节哪个词能体现根的心境,体现了它什么心境。④第四节写到了根的“幸福”,它为什么感到幸福?⑤本诗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3、下面一段话是歌颂雷锋等人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的。试比较与本文主题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哪一种更好?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革命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像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式的先进人物,他们有强烈的

3、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党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负责。他们默默地为党和人民奉献,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从不向党和人民要名誉要地位要待遇,但他们的英名却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受到人民的崇敬和爱戴。淡泊名利才能无私奉献。正因为他们有这样的宽阔胸怀,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才能够淡泊自守,任劳任怨,任何时候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人民。★达标测评:一、积累整合:1、本文作者      是当代诗人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委屈()坦然()烦闷()沉甸甸()柔软()3、写一段话用上“坦然”“烦闷”“沉甸甸”三个词,不少于30个字

4、。4、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听不见枝头鸟鸣,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但我坦然,5并不觉得委屈烦闷。二、思考与探究1、诗的第一节只有一句,这句诗的作用是什么?2、找出描写“我”生长环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是根”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诗的第二节“向下,向下……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应该怎样理解?5、“坦然”“幸福”这些词语表现了“根”对自己

5、的事业抱有怎样的感情?6、作者借“根”的形象赞美了哪类人?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根是大树的基奠,没有根就没有生命。B.“地心有一个太阳”是说根有一个信念,有一个追求。C.“坦然”、“幸福”这些字眼展现了根的乐观、自信。D.这首诗寓意深造、意境深远,颂扬了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8.看下面这幅对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这幅对联歌颂的是 ,对联中的形象与《根》中的形象有什么相似之处?三、阅

6、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还是您吗  老师5韩笑还是您吗 老师那个留长发的漂亮阿姨还是您吗 老师那个戴眼镜的慈祥妈妈还是您吗 老师那个银发苍苍的老祖母您默默地不说话噢 正是您啊老师您默默地不说话此刻 我看见满树的桃李都挂满了晶莹泪花此刻您还是默默地不说话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师什么样的感情。8.诗歌的前三节分别用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老师哪三个阶段的生活经历?9.诗歌中三次写到“默默地不说话”,从修辞的角度看,它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推敲,其深层含义是 。10.“满树的桃李”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在这里它指的是 。11.为什么此时“满树的桃李/都挂满了晶莹的泪花”?527、《根》学

7、案答案:一、略二、1、点明全诗中心,统领全文。2、第二、三节开头两句。3、比喻,表达了作者要像根一样,既默默无闻也要无私奉献的精神。4、这里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方法,以“地心的太阳”喻理想、喻奋斗的目标。因为太阳与热情、光明同在,与激情与活力同在,它以自己的光芒呼唤着根,引导着根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5、面对孤寂而单调的生活,根不怨天尤人,它不觉得委屈,不觉得烦闷,它的心是坦然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根对荣誉、名利的淡泊。6、作者借“根”的形象,赞颂了默默工作的普通劳动者。7、A 8、教师;都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