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综合复习要点鄂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综合复习要点鄂教版

ID:43371721

大小:7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02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综合复习要点鄂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综合复习要点鄂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综合复习要点鄂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综合复习要点鄂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综合复习要点鄂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综合复习要点鄂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综合复习要点一、单元学习目标l.了解事件发生的始末及相关的背景知识;2.理解并识记、积累生字生词。3.学习在阅读中充分利用有效信息解读文本。4.学习跟踪阅读的方法,并在学习中参与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5.了解新闻和通讯的特点,了解电视节目制作中如何配好解说词。6.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实现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培养社会责任感,提升人文素养。二、单元内容归纳本单元用一篇长文章组编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编选了《生命的救助》系列报道,由八篇新闻报道和一篇节目解说词组成,分别从两个不同角度报道了同一件事。这八篇新闻报道按

2、时间顺序报道了小金丝猴从遇险得救到不治身亡的全过程,以时间顺序排列。第一则《救救这只金丝猴》,叙述了遇险的小金丝猴经两名妇女的人乳喂养,野生动物救护人员的精心呵护,安全抵达武汉九峰山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第二则《5位临时"妈妈"24小时监护》,叙述子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为小金丝猴成立了紧急救护专班。第三则《救护"国宝婴儿"有几难请献乳汁请支援育娶箱》,叙述了为救国宝,晚报公布热线电话向全社会求救。第四则《小金丝猴住进恒温箱》,叙述了武汉市六医院为小金丝猴提供了育婴箱,小金丝猴安全了。第五则《"猴王"来救小金丝猴》,叙述了一个专家小组已

3、经组成,并为小金丝猴拟定了生活方案。第六则《请给小金丝猴取个名》,叙述了小金丝猴在精心照料下生活状况良好,并委托广大市民为金丝猴取名。第七则《小金丝猴"楚楚"不幸夭折》,叙述了小金丝猴偶感风寒,治疗中渐渐好转时突然出现厌食症状,突然休克,不治而亡;第八则《"楚楚"在科学中永生》,叙述了"楚楚"离去后带给人们的悲痛。它被制作成标本,永生在爱它的人们的心中。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专门就这件事作了详细的采访并做了一斯节目,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就是选用的这期节目的解说词。这篇解说词类似于事件通讯,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触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始末,

4、字里行间倾注着人类对生命的关爱。三、写作指导1.写作目标⑴掌握新闻体裁的一般特点。⑵初步了解消息和通讯的写法。2.写法指导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报纸、电视,因为我们每天都想了解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无论是国内、国际大事,还是我们身边的小事。这些刚刚发生的事情,我们就叫它新闻。新闻的时间性很强,要求反映及时,内容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我们应该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把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写成消息或通讯,有时候小事情也可以成为大新闻呢!我们来尝试写一篇新闻稿。写稿之前要采访,建议拟好采访提纲。完整的新闻稿一般应该有5方面的内容: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5、和结尾。如果不太明确,找几篇新闻研究一下。新闻的标题要新颖别致,简洁明了。有的标题只有主题,有的标题含有引题、主题和副题三部分,可以分三行来写。试着写一写。写新闻要注意写好导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一句话或一段话,它应该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和新闻发生的背景。有了新闻材料后,你和几个同学各写一个导语试试,看看谁写得好。新闻的重点在其主体部分,这部分要求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清楚。试着将你所掌握的新闻事件写下来,看看它是否符合上述要求。新闻主要采用陈述性语言,要求准确简练,没有岐义。将你写好的新闻稿好好读几遍

6、,作必要的修改。3.精美例文大兴安岭之火烧出"三色通讯"——要有识见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认为:"天下唯识为难。"做过50多年记者的冯英子曾著文称:新闻记者最重要的是识见,是那种通过事物的表象去认识它的本质的能力,是对事物发展和未来的识断能力。新闻发现唯识为难,新闻发现唯识为重。新闻报道是经过记者发现、选择后的事实,而记者对事实的发现、选择是由其识见所支配的。记者识见的最终物质体现,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新闻报道。换言之,新闻作品是记者识见的外化、物化。有识见才能有所发现,识见独到报道才有新意,识见深刻报道才有分量。邓拓当年把没有记

7、者识见投入的新闻报道,称作"单纯的记录"。他说,记者"要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关键是有所感","感是什么?就是识见,就是对事物的看法,就是源自生活的思考;新闻用事实说话,"说话"就是表达识见。1987年春,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足足烧了25天。对这场罕见灾害的报道,被人们称为中国新闻史上少有的壮举。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曾提出为这一报道战役授奖的提案。当年,全国有150多名记者奔赴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现场采访,发出报道近千篇(幅),但真正震撼人心、进入许多人长久记忆的,恐怕要算《中国青年报》的"三色通讯",即《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

8、《绿色的悲哀》。这三篇通讯不仅如实报道了灾情以及军民奋勇扑火的业绩,而且从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各方面,纵笔解剖火灾发生的深层次人为因素。所用材料的时间,上至人类史前文明,下至通讯见报前夕;所选背景资料的地域,近至西双版纳,远至非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