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赤壁》备课资料长春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赤壁》备课资料长春版

ID:43410567

大小:9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02

八年级语文上册《赤壁》备课资料长春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赤壁》备课资料长春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赤壁》备课资料长春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赤壁》备课资料长春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赤壁》备课资料长春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赤壁》备课资料长春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春版八上《赤壁》备课资料赤壁有文赤壁和武赤壁两处。其中文赤壁在湖北省黄冈市境内,因苏轼《赤壁赋》而得名。武赤壁在湖北省赤壁市境内,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就发生在此。  湖北省赤壁市境内赤壁旅游区由赤壁山、南屏山、金鸾山三山组成。〖1.1赤壁简介〗  赤壁之战遗址是由3座小山组成,即赤壁山、南屏山和金鸾山。这3座小山起伏相连苍翠如海,再加上亭台楼阁错落地隐现于其间,景色益显秀美。其主要景点有赤壁摩崖、拜风台、凤雏庵和翼江亭等。这些景点相距不远,且有小径相连,极易寻觅。  赤壁山的西南临江处,岩斜亘300余米,怪石嶙峋,汹涌的江水直扑

2、断崖,卷起千堆雪,声如巨雷。文人骚客来此凭吊者,自古不绝,故留下众多书。据说赤壁火攻时,周瑜站在矶头指挥,忽见冲天火光把断崖照耀得彤红一片,不觉豪兴大发,当场写下这两个楷书大字,令人刻石纪念。此传说虽不可靠,但它揭示了赤壁”命名的由来。“赤壁”二字的近旁,还有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孙权和周瑜的画像石刻,它们与书法石,交相辉映,可谓书画并茂。  南屏山顶的拜风台,传为诸葛亮祭东风时的七星台遗址,后殿中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坐像,极其传神,颇引人注目。  金鸾山腰的凤雏庵,相传庞统曾隐居于此。原庵早废,今庵乃清道光二十六年(

3、1846年)重建,青砖黑瓦,古朴典雅。庵内主室所供奉的庞统塑像,庄严刚毅,有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概。庵四面苍苔布绿,曲径藏幽,古树垂荫,百鸟飞鸣,真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赤壁山顶的翼江亭,传为诸葛亮、周瑜在赤壁之战时观望曹营的遗址。亭乃后人所建,碧瓦飞檐,六角攒尖,与传为黄盖献苦肉计的遗址,即中峰望亭遥遥相望,交互映衬。此亭四周山花烂漫,芳草萋萋,景色十分迷人。在亭中俯瞰长江,可令人故国神游,想见当年赤壁鏖金兵时“樯橹灰飞烟灭”的情景。〖1.2赤壁由来〗      “赤壁”二字位于赤壁矶头临江悬岩,南距市区138公里。《湖北通

4、志》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乃周瑜所书。  相传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月十三日,孙、刘联军借助风势,动用火攻,大火一炬,葬送了曹操二十六万兵马,东吴和刘备的军队乘胜追击,直到南郡,曹操率残部北归邺城。周瑜大军高奏凯歌,回军赤壁,在那大帅部楼船上举行得胜宴会,把酒庆功,酒醉之余,拔剑起舞,边舞边歌曰:临赤壁兮,败曹公,安汉室兮,定江东,此山水兮,千古颂,刻二字兮,纪战功。歌罢,提剑在悬崖上深深刻下了“赤壁”二字,这一剑刻过万重山,据说江西庐山有反写“赤壁”字样。  赤壁溯源相传汉高祖刘邦是赤帝之子下凡,他斩蛇起

5、义定下汉朝四百年基业,虽是沿袭秦制,却在地名命名上自有一套规矩。当时这个规矩就是以阴阳五行、二十八宿定方位。以“赤”色为上乘。汉高祖六年治沙羡县,县令梅赤就着手调查境内山川河流,发现许多无名地名,于是就按朝廷旨意命一批地名。当时,朝廷以阴阳五行之金、木、水、火、土加以扩大推演,以天人相应,将星空与地面配合,将二十八宿对准地面九州,各有所指,分出星野。按星野,沙羡当属东南朱雀的翼、轸之间。  那么一个小方城内,如何以五行、星宿命名呢?梅县令于是拜访陆水南岸修持百年的老道长骆文聪,他上知天文,下穷地理。道长摆开罗盘、八卦,推演一番后

6、,描了地形,标注了名号,中央一山属金,名曰金紫山,五行以金为首。金紫山之东为苍龙之象,取其坑,“坑为疏庙,主疾”,取其名曰:“石坑”。南为朱雀之象,取其柳,“柳为鸟注,主草木”,在金紫山之南取了地名“柳林”。西为白虎之象,取其“奎”、“觜”,称“奎曰封豸,为沟渎”,“觜为虎道”,于是在金紫山之西取了地名为“奎觜”。北乃玄武之象,取其壁,“玄武之壁也”,取了个地名为;“赤壁”,四方的四个地名各距金紫山六十里,就这样,“赤壁”的地名就出现了。汉高祖崇尚赤色,除了“赤壁”外,骆道长又取了几个带赤字的地名,如赤博林、赤博林湖、赤冈畈、赤

7、马港等。梅县令就根据老道长的这幅帛子图,定了县境内的重要地名。就这样,“赤壁”一名载入了历史史册,仅《三国志》一书就有五十多处提到赤壁。其后代史籍、方志更是屡屡出现,这不能不说是梅县令和骆道长的一大功劳呢。赤壁之战地图〖1.3赤壁之战〗  战争日期:公元208年七月~公元208年十二月  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

8、兵十多万南征荆州(今为湖北省荆州市),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