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 DOCX 文档

新建 DOCX 文档

ID:43414308

大小:71.3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1

新建 DOCX 文档_第1页
新建 DOCX 文档_第2页
新建 DOCX 文档_第3页
新建 DOCX 文档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建 DOCX 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郑成功郑成功(1624-1662)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小名福崧,福建省南安县石井村人。父亲郑芝龙,母亲田川翁子。郑成功1624年(天启四年)生于日本。郑芝龙开始在日本经商,后转到台湾,从事海上贸易,并聚集了一批武装力量。崇祯元年(1628年)受明朝招抚,任为总兵官。郑成功出生,和母亲住在日本,七岁回家乡读书,十五岁考中秀才。二十一岁时,即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南下攻下南京,福王被俘。福建郑芝龙便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郑成功深得唐王赏识,赐姓朱,改名成功,故被人称为“国姓爷”。隆武二年(1646年)九月,清兵攻入福建泉州后,以闽粤总

2、督诱降郑芝龙。郑芝龙大喜,招郑成功计议降清事宜。郑成功以“父教以忠,不闻以贰(有二心)”相规劝。郑芝龙不听,自安平奉表投降清军。郑成功拒降,“不受招,不剃头,其意如山。”郑成功慷慨悲歌,携所著儒巾蓝衫赴文庙(孔子庙)哭焚之,四拜先师仰天曰:“昔为孺子,今为孤臣,向背去留,各为所用。谨谢儒服,惟先师昭鉴之”,表示了弃文从武的决心,抗敌救国的勇气。同年十二月,他与好友陈辉、施琅、施宣、陈霸、洪旭等九十人,乘舟到广东南澳,收兵得数千人,坚持抗清斗争。唐王称帝第二年(1646年)八月,在福建汀州被清兵俘虏并杀掉。十一月,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年号永历。郑成功知

3、道后,即拥立桂王政权,用永历年号。永历七年(1653年),永历帝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郑成功“治军纪律严明,禁绝淫掠。军行,孺子妇人至于争道”,深得人民拥护,部众不断壮大。当时,盘踞在中左所(今厦门)和浯州(今金门)两地的郑彩和郑联,其部下胡作非为,扰乱地方。郑成功进驻两地,合并了他们的军队,声势大振。郑成功改中左所为思明州,以这两地为根据地,向外扩展到福州、兴州、漳州、泉州四郡,以及广东的潮州、潮阳、揭阳等地。郑成功乃所分部为七十二镇,立储贤馆等进行管理。郑成功整顿行政机构以后,社会秩序稳定。思明州(今厦门)“井里烟火,几如承平景象”。郑成功率领的军队,不

4、断进行反清斗争,使得清政府不得安宁。其中,三次北上长江之战役直接威胁清政府的领地。第一次,是在永历七年(1653年)派张名振、陈辉率军北入长江,“破京口,截长江,驻营崇明”。第二次,在永历八年(1654年),派张名振、陈辉再入长江,直达金山寺,遥寄孝陵而回。第三次,是在永历十三年(1659年),郑成功自任大元帅与张煌言一起,率领十七万水陆大军,由崇明岛溯江而上,包围了南京城。大江南北,闻讯相继来归的有太平、宁国、池州、徽州、当涂、芜湖、繁昌等十四府三州二十四县。但是,在大好形势下,郑成功产生了轻敌思想,结果,在南京城外为清军所败。郑成功只得退回思明州。清政

5、府军队紧追不舍,派遣三路大军进攻思明州,郑成功分三路抗击清军,击败了清军。思明之战,郑成功教训了清政府。此后,直到郑成功逝世,清朝无人再谈进攻思明州之事。郑成功虽然在思明州打了胜仗,但是,从全国形势来看,却是非常严峻的。这时,清朝在北方统治趋于稳定。而南明永历政权已流亡缅甸,清军可以集中兵力对付郑成功。而郑成功,面对这种形势,另有打算,决心东渡,收复台湾,作为继续抗清的根据地。44郑成功在思明州和浯州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已使盘踞在台湾的荷兰殖民者非常恐惧。早在郑成功起兵不久,在日本的长崎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人员认为,郑成功的军队已经把目光移向台湾。永历六年(

6、1652年),在中国的荷兰传教士回到巴伐利亚(今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时,向荷兰属的东印度公司报告说,郑成功随时可能进军台湾。因此,巴伐利亚评议会函告其驻台湾长官:“继续准备防御,并随时提高警惕。”永历十三年(1659年),郑成功曾与将领们讨论进军台湾问题,但是由于意见分歧,没有作出决定。促使郑成功最后下定决心进军台湾是何廷斌投降郑成功事件。何廷斌是中国人,曾是郑成功父亲郑芝龙部下。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他当上了通事(翻译)。永历十一年(1657年),何廷斌曾被派来思明州谈判通商事宜。在那次谈判中,郑成功的户官郑泰,秘密聘何廷斌为税收代理人,凡是来自台湾运来

7、郑成功管辖地区的货物,由何廷斌在台湾装货地抽税,而由郑成功付给何廷斌一定的酬金。这一事件,后来被荷兰殖民者发现,就撤了何廷斌的职,并处于很重的罚款。何廷斌投降郑成功,详细介绍台湾的情况,并进献可备进军台湾的地图,劝说郑成功收复台湾。何廷斌献图,坚定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永历十五年(1661年)正月,郑成功召开军事会议,他说:“前年何廷斌所进献台湾一图,田园万顷,沃野千里,饷税数十万。”“近为红夷所占,城中夷伙不上千人,攻之可唾手可得者。我欲平克台湾为根本之地,安顿将领家眷,然后东征西讨,无内顾之忧,并可生聚教训也。”要不要进军台湾,将领们争论十分激烈,有

8、的认为“荷兰炮台厉害,水路险要”,主张不要去冒险。张煌言也写信给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