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

高中历史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

ID:43421182

大小:1.23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30

高中历史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时间:25分钟 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1997年,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  )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解析:从题中“军旗升起的地方”可作出判断。A项是秋收起义部队的旗号;B项是南昌起义的意义,但与题干不符;D项是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开始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井冈山革命根

2、据地,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答案:C2.朱德曾赋诗道:“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它所反映的历史大事是(  )A.南昌起义B.三湾改编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解析:抓住材料中的“红军荟萃井冈山”,就是指红军到井冈山会合,即井冈山会师。答案:D3.观察下图,下列对图中建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A.位于今江西省的瑞金市B.见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C.反映了国共合作的成就D.体现了农村根据地的成长壮大解析:图示中的机构成立于1931年,而国共合作在1

3、927年就破裂,故C项叙述错误。答案:C4.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D.国共两党合作解析:中国独特的革命道路是相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而言的,俄国走的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中国走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答案:C5.有人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分成前14年和后14年,因为在此中间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是指(  )A.遵义会议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中共

4、一大解析:根据题干“前14年(即1935年之前)”“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等信息,可以得出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答案:A6.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的陕北。毛泽东写这首词的时候,中国工农红军(  )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C.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D.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解析:从时间上来判断,D项最合适。答案:DB组(能力题)7.《秋收起义暴动歌》唱道:“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

5、,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歌中“成了功”的含义是(  )A.起义军占领了城市长沙B.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山区进军C.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D.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解析: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后,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故B项正确。答案:B8.“革命失败以后,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有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国民革命时期B.井

6、冈山时期C.长征时期D.北伐时期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这是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论述,这一理论形成于井冈山时期。答案:B9.下面漫画作品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实现了中国革命(  )A.工作重心的转移B.革命中心的转移C.党的根本任务的转移D.革命道路的转移解析: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中心地区,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答案:B10.“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遵义会议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土地革命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在四个选项中,只有遵义

7、会议与长征有关,并符合“挽国邦”的要求。答案:A遵义会议旧址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遵义城头霞光闪》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材料三 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了。——毛泽东请回答:(1)材料一中“云消雾散

8、”指什么?毛泽东成为“舵手”指什么?“拨正船头,胜利向前”又指什么?(4分)(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2分)(3)结合历史背景,分析长征结束后,开始了怎样的“新局面”?(4分)解析:第(1)问联系遵义会议的内容及影响来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