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

ID:43421923

大小:17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02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2010·新课标文综T21)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命题立意】本题以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为材料背景,体现了高考对最新航天科技的关注。主要考查学生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规范解答】选B。本题旨在考查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点的理解。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①观点是不准确的;实践为探索木星提供了探测器“朱诺”,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②符合题意;实践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③符合题意;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④只是强调了主观条件,具有片面性。2.(2010·新课标文综T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

3、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材科二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文化成为招商引资的重头戏。近年来,在很多地方,文化不仅仅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直接登上了经济舞台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现了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文化唱戏”的转变。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值月均增幅达l7%,其中电影、图书和舞台剧等,收入

4、增长更高达20%以上。(1)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8-用心专心爱心【命题立意】本题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材料背景,富有时代气息,体现了高考对文化生活的关注,紧扣社会生活的热点,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信息的提取、对经济现象描述能力,以及能够综合运用哲学知识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问题的探究能力。【规范解答】第(1)问,首先指出,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性,结合美日韩的例子得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其次,从规律的含义角度分析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规律,是不严谨的。

5、【标准答案】(1)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合理性。规律是事物运动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规律,是不严谨的。3、(2010·山东文综T2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命题立意】本题以漫画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命

6、题形式灵活多样。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漫画提取信息以及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规范解答】选C。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由于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反映也会有所不同,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主要体现人对画面的反映的不同,不是讲事物自身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实践决定的,故B项错误;认识活动与能动的实践活动不同,故D项不符合题意。4、(2010·福建文综T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材料一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尽心下》“为君之

7、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8-用心专心爱心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军,君末也,民本也。”—谭嗣同《仁学》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胡锦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