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ID:43436583

大小:327.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02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个选项,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道德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

2、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儒家的仁、义的思想,孟子属于儒家思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庄子》是道家的思想而不是儒家的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韩非子》是法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道德经》是道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名师点睛】《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这里则是纯从人性探讨的角度出发,回答学生关于人性是否天生善良的问题。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其

3、实,也不仅仅限于孟子的时代,就是到任何时代,强调这些,总比鼓吹人性本恶,放弃道德,施行暴政要好得多罢!2.春秋战国时,儒家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服人””,法家则主张“以刑去刑”、“以力服人”,荀子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发展趋势的基本特点是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22-B.诸法合体C.大德而小刑,德主刑辅D.礼法结合【答案】D【解析】荀子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是融合了儒家和法家的思想的体现,所以这种趋势就是“礼法结合”,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没有体现儒家思想的内涵;B选项说法错误,没有理解这种关系的具体内涵;C选项材料没体现

4、主次关系。3.董仲舒曰:“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当时其进步性在于A.君权神授B.天人感应C.限制君权D.独尊儒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主旨是在阐述天人感应,灾异谴告,被认为是天对君主的爱护和关心,通过天谴这种形式,实际上是对君主专制权力的一种限制,防止君主任意妄为,所以其进步性是C,答案为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要注意题干要求选择进步性。4.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

5、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22-ACD不对,这三项体现的是伦理道德方面;B符合,体现了朱熹的认识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强调通过读书、学习、考察等方法探究理,体现了认识方法上有一定的科学性。故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5.“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极力宣扬并践行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A.程

6、颐B.朱熹C.李贽D.王阳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关键信息“心存良知”,可知与心学家王阳明有关。王阳明认为人性是不能泯灭的,重要的是通过‘良知’让人分清善恶,让人的心变得向善。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之经文论策,其名虽正,而最便于空疏不学之人。唐宋用诗赋,虽曰雕虫小技,而非通古今之人不能作。“在此,顾炎武主张A.反对八股取士,批评科举制度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主张人尽其才,重视礼义廉耻D.经世致用,明道救世【答案】A【解析】材料中“经文论策”属于明朝时期八股取士考试方式,“用诗赋,非通古今之人不能

7、作”说明顾炎武反对古代科举考试的方式和考察内容,故A正确;B是梁启超概括顾炎武“亡国和亡天下”的思想;C中“礼义廉耻”不符合材料主旨;D中经世致用材料没有体现。7.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为了民族的发展强大;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世界文化没有积极作用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不如西方文明有积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