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农业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参考)农业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ID:43437718

大小:31.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02

(参考)农业科技创新调研报告_第1页
(参考)农业科技创新调研报告_第2页
(参考)农业科技创新调研报告_第3页
(参考)农业科技创新调研报告_第4页
(参考)农业科技创新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参考)农业科技创新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科技创新调研报告为了全面了解《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县农业科技创新工作,5月10日至11日,由县政协主席、分管副主席带领部分农业界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全县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调研。调研活动采取听取汇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座谈了解与实地查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组认真听取了农业科技人员、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农业合作社负责人、镇、村干部和部分群众的意见、建议,实地考察了青山镇草荐村、富水镇马家沟村百亩马铃薯高产攻

2、关田、柏伦公司生物疫苗生产基地、富水镇王家庄村无公害蔬菜基地、清油河镇清油河村设施蔬菜基地、延和谷物加工专业合作社、友源养牛专业合作社、试马镇红庙村千亩莲、鱼共养基地以及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座谈会上还邀请了县委办、政府办、科技局、财政局、农行、信用联社等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涉农部门和各镇村在科技兴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201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8.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78元,分别较2006年增长2

3、.28倍和1.96倍。   (一)农业新品种引进力度加大。先后引进推广小麦、玉米、花生、洋芋、红薯等农作物优良品种40余个,小麦、玉米良种普及率位居全市前列,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了95%以上,粮食总产达5.74万吨,单产200.7公斤。“罗曼”、“海兰”、“伊莎褐”蛋鸡及“长百”、“杜洛克”、“大约克”等畜禽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养殖业效益大幅度提升,畜牧业产业达6.24亿元,占农业总产业的49.3%。   (二)农业新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地膜覆盖、间作套种、配方施肥等技术全面普及。近年来,全县累计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4、32万亩次、配方施肥56万亩次、规范间套48万亩次,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54万亩次。设施农业、无公害产品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设设施蔬菜基地1850亩,无公害产品基地15个、累计达到40万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25个,其中注册农产品商标20个,商南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保护。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10644口、推广太阳能5200余m2,推广节省柴灶1.2万户,太阳能灶20000口,收到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良好效果。   (三)农业技术队伍素质有所提高。坚持个人自学与外出培训相结合

5、,大力提升农技人员的素质,去年选送45名农技人员参加了省、市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坚持集中培训与科技下乡相结合,大力提升农民技术素质,新型农民队伍不断壮大,仅今年就培训农民3750人次;坚持抓点示范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在丹北川道地区和丹南高寒山区分别抓了设施蔬菜基地和高山蔬菜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起到了示范带动效应。   (四)农业产业化步伐扎实推进。围绕设施蔬菜、“百千万”畜禽养殖工程和“5个20万亩”经济林建设规划,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措施,有效地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全县

6、建成省级“一乡一业”示范镇两个,“一村一品”示范村34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7个,其中省级百强示范社2个,市级示范社8个,合作社成员6938人,带动农户18645户;建成省级龙头企业7家,占全市总数的31.8%,朝阳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填补了商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空白。   二、存在问题   (一)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不高。从调研的情况看,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未真正深入人心,粮食国家战略安全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加之农业产业投入与收益的比例低于其它产业,基本农田占用严重,存

7、量耕地质量下降,粮食总量大幅下降,在一些地方、部门甚至存在轻视或忽视农业的现象,思想上无位子,工作上缺点子,落实上无力度,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的健康发展。   (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紧缺、资金不足、平台缺失。一是专业人员少,全县农业部门(含畜牧)现有在职人员266人,专业技术人员仅占31.2%,远远低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办法》规定的“县、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岗位总量的80%的要求”;二是人员老化,13个镇农牧综合服务站109人,45岁以上人员所占比率高达47.4%;三是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投入严

8、重不足,在经费方面除人均2500元的人头费外,再无其它科技推广经费;四是科技创新无平台、无基地,全县13个镇农牧站中仅有5个镇农牧站有办公用房,其余均采用租房屋形式办公。   (三)农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和排头兵,但由于认识、体制、机制、管理、指导等诸多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