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3439576

大小:190.2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01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三模考试试题(含解析)1.2018年12月,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流失海外一百多年的文物﹣﹣西周青铜器“虎鎣(yíng)(见图)”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2019年1月,国博推出了“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①“虎鎣”的精美造型体现西周青铜铸造技艺的成熟②“虎鎣”的雕工精湛是由独具匠心的私营工匠制作③“虎鎣”流离海外是清政府被列强欺凌的真实写照④“虎鎣”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见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由官府垄断,是官营手工业,故

2、②错误。官营手工业的技术相当高超,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根据材料“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流失海外一百多年的文物——西周青铜器“虎鎣(yíng)(见下图)”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可得出该文物是清政府被列强欺凌的写照。同时追回文物也反映了中国的强大与民族的复兴。故①③④正确,所以C项正确。ABD皆含有②,故排除。2.“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材料反映了A.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B.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C.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

3、【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说明的是中央有的相关职能部门,在地方都有对应的机构,所以职责分配比较顺畅合理,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C项正确;据题干和所学,“开创中央集权制度”不是秦朝而是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题干中没有表述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故B项排除。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3.中唐晚期,啖助、赵匡和陆淳等创立了“新春秋经学”,流露出极鲜明的欲重整人伦、重正纲纪的想法,使经学由以训诂为特色的章句之学向陈析义理方向发展。“新春秋经学”的创立A.否定了先秦传统经学B.起源于唐代三教合流C.冲击了汉代儒学独尊D.有助于宋明理学形

4、成【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重整人伦”“重正纲纪”“陈析义理”与宋明理学重视纲常名教、强调义理类似。故答案为D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新春秋经学”是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儒学”,并没有否定先秦传统经学,排除;B项,“新春秋经学”是抓住《春秋》史经一体,因事明义的特色,利用释读中的灵活性重新解释《春秋》经文,提出春秋“不全守周典礼”,强调其“仁政”、“民本”的“王道”内容,由此可见它不是起源于唐代三教合流,排除;C项,儒家思想自汉代确立为正统思想后,直到新文化运动才动摇了其统治基础,冲击了汉代儒学独尊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

5、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4.汉字“丁”的变化如图示:甲骨文中的“丁”,表形色彩浓厚,状如榫卯结构中的字,用会意的方法,体现了竹钉、木钉。金文中的“丁”,宇形与甲骨文大致相似,侧视字体中,似乎可见钉帽的形状。篆书中的“丁”字分化出“钉”字,用会意的方法,体现了“丁”字的金属质地。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A.总体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B.反映了经济与社会发展C.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D.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答

6、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甲骨文中的“丁”,状如榫卯结构中的字,体现了竹钉、木钉,这时期主要生产工具是竹、木等,因此体现了竹钉、木钉;篆书中的“丁”字分化出“钉”字,体现了“丁”字的金属质地,这时期已经出现金属,因此这时期的“钉”体现了其金属质地;说明“丁”字的演变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丁”字演变由甲骨文中的体现竹钉、木钉到篆书中体现“丁”字的金属质地的过程,无法体现其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材料没有体现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内容,故C选项错误;材料中“丁”字的演变反

7、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涉及到书法艺术,故D选项错误。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反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市场需求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答案】B【解析】【详解】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