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石中学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三石中学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ID:43443316

大小:37.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3

三石中学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_第1页
三石中学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_第2页
三石中学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_第3页
三石中学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_第4页
三石中学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石中学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石中学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备课篇目《鱼我所欲也》备课时间2016年10月17日上午第三、四节课备课地点教学楼二楼办公室主讲人牙东丽记录人黄晶参加人员语文组全体教师备课内容记录教材分析《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作者离我们久远,作品又是用文言文的形式进行表述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引领着学生们走进作品,与作者、作品进行多角度的对话,从而真正意义上理解作者的思想,理解作品的主题。同时,思考在我们面临许多重要

2、抉择的时候,应做出正确的选择,要以“义”为重。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3、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4、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教学重、难点1、对重点语句及中心论点的理解。2、对比论证方法的理解。《鱼我所欲也》是一篇非常规范的议论文,它在开篇即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紧接着从道理上,从正、反、客观三方面进行论证,然后又列举具体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证。也就是讲道理、摆事实的基本(核心)的论证方法在本文的行文

3、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要引领学生去体会、品味、掌握这一方法的要领。教学设计由主备课老师讲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及设计:第一课时:一、简介孟子,导入新课(2分钟)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予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

4、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

5、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板书课题,作者)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二、初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疏通文意自主学习(10分钟)1、播放朗读录音或者教师范读,学生听读。2、同学认真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注意发现读音、句读的差错,标记出来以便纠正。3、全体同学朗读课文一遍。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初步翻译课文第一段,标记出有障碍的字、词、句。三、思考:组内探究合作质疑然后展示(学生独学5分钟后再用2分钟同桌互学最后用3分钟组内合作学习。掌握实词:欲、苟、丧、蹴、屑、加、

6、已、谓等四、教师点拔达成共识(5分钟)多媒体展示:(1)虚词:所使、如使、则、而、弗、于、为、之、非独(2)句式:有……者有所……何不……所……者亦不……乎难句点拨: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有比死更厉害的(“不义”)。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⑤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⑥万钟于我何加焉!⑦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⑧此之谓失其本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齐读课文),直奔目标,分析讨论文章思

7、路和论证方法3分钟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5分钟)具体思考本文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认真品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3、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三、组内探究合作质疑本文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学生独学5分钟后再用2分钟同桌互学最后用3分钟组内合作学习。共10分钟)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