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行政区划

利津县-行政区划

ID:43449786

大小:7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02

利津县-行政区划_第1页
利津县-行政区划_第2页
利津县-行政区划_第3页
利津县-行政区划_第4页
利津县-行政区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津县-行政区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利津县利津县国内出产总值2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三次工业比重27.4:44.7:27.9。共完玉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39亿元。实现社会花费品零售总额9.7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4亿元(按新口径盘算为0.88亿元)。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1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0.14亿元。贷款余额12.91亿元。农业总产值1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耕地面积5.3万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5.97万公顷,其中食粮作物播种面积3.11万公顷,经济作物收获面积2.86万公顷。粮食总产15.66万吨,均匀亩产335

2、.6公斤。粮经产值比35∶65。猪、牛、羊年出栏40.6万头(只)。肉、蛋、奶产量6万吨。水产品总产量5.81万吨。工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2.35亿元,销售产值(范围以上工业)32.52亿元,增添值10.40亿元,实现利税2.70亿元,利润1.60亿元。企业总数3565个,职工1.61万人。限额以上企业56个,实现产业增长值8.59亿元,实现利税2.70亿元。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芦笋制品,巨峰葡萄罐头,复方川芎胶囊、金石清热颗粒、天丹通络胶囊等60余种中药产品。建设环保基础建设投资4.57亿元,比上年增加7.6%。完成更新改革投资0.58亿元

3、,比上年增长198.0%。修建业(资质五级及以上)总产值2.90亿元,实现利税1018万元。屋宇建造竣工面积2.34万平方米。全年传染防治总投资6064万元,比上年增长13.66%。交通邮电邮政业务总量550.29万元。电信业务总量2617万元,市话1.4万户,农话4.4万户,挪动电话用户44698户。公路通车里程1003公里,年货运量561万吨,客运量79万人。拖船4艘。  商业旅游城乡集贸市场46个,商品成交额9.71亿元。进出口总值2723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2348万美元。合同应用外资15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10万美元,同意外商投

4、资企业7家。重要旅游景点:黄河三角洲国家做作掩护区、利津黄河大桥景致区、利津县城欧式贸易街、利津城凤凰广场、北岭古代农业示范区、黄河入海口飞雁滩等。教科文卫各级各类学校83所,在校生4.35万人,其中任务教导学段在校生38265万人;教职工3627人,其中专任老师2844人。科研机构9个,专职科研人员38人。5项科研结果获市级以上嘉奖。文明运动场所24处。病院10处,床位715张,卫生技巧职员866人。  社会生活全年支出接济金124万元,面粉15万公斤。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8万人,农夫人均纯收入3019元,人均栖身面积24.6平方米。城

5、镇居民人均可安排收入7301元,人均居住面积22.4平方米。行政区划  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地跨东经118°07′~118°54′、北纬37°22′~38°12′之间。辖5个镇、4个乡:利津镇、北宋镇、盐窝镇、陈庄镇、汀罗镇、明集乡、北岭乡、虎滩乡、刁口乡。县国民政府驻利津镇。  1998年2月18日,撤销利津县前刘乡、王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利津镇;撤销利津县大赵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盐窝镇;撤销利津县店子乡、北宋乡,合并设立北宋镇;撤销利津县汀河乡、罗镇乡,合并设破汀罗镇(鲁政函民字[1998]5号)。  2000年,利津县辖5个镇、7个

6、乡,总人口288832人,各乡镇人口:利津镇62894、北宋镇28928、盐窝镇35535、陈庄镇24132、汀罗镇33645、南宋乡17137、明集乡17460、北岭乡20858、虎滩乡15432、集贤乡12437、付窝乡16475、刁口乡3899。(依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利津县撤销付窝乡、集贤乡,并入陈庄镇;撤销南宋乡,并入北宋镇。  2001年,全县总面积1666平方千米。辖5镇4乡,514个行政村和居委会。年底全县总人口29.1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万人。  2002年,全县总面积1665.6平方千米

7、。辖5镇4乡,510个行政村。年底全县总人口29.1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5万人。  2003年,全县总面积1665.6平方千米。辖5镇4乡、510个行政村。年底全县总人口29.1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5万人。  2008年全县29.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万人。历史沿革  早在周秦时代县境西南部是古海洋,属齐国、齐郡。汉代属千乘郡漯沃县、蓼城县地。东汉当前,黄河来利津域地入海,随着黄河三角洲的造成和发展,利津域地不断向渤海湾延长扩展,隋代建永利镇(在今利津城河东岸),属渤海郡浦台县。唐宋属渤海县永利镇。金明昌三年十仲春(公元1

8、193年1月)升永利镇为利津县,因邑内有“永利”“东津”两地而得名,属山东东路滨州。元明时代属山东济南府滨州。清代、民国时代属山东武定府(今惠民县城)。1936年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