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李瑞香-多甲藻分类与形态特征

07李瑞香-多甲藻分类与形态特征

ID:43482972

大小:3.48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9-10-07

07李瑞香-多甲藻分类与形态特征_第1页
07李瑞香-多甲藻分类与形态特征_第2页
07李瑞香-多甲藻分类与形态特征_第3页
07李瑞香-多甲藻分类与形态特征_第4页
07李瑞香-多甲藻分类与形态特征_第5页
07李瑞香-多甲藻分类与形态特征_第6页
07李瑞香-多甲藻分类与形态特征_第7页
07李瑞香-多甲藻分类与形态特征_第8页
07李瑞香-多甲藻分类与形态特征_第9页
07李瑞香-多甲藻分类与形态特征_第10页
资源描述:

《07李瑞香-多甲藻分类与形态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原多甲藻(GenusProtoperidinium)的分类与形态特征李瑞香国家海洋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2.9.原多甲藻是具甲类(armored)甲藻的重要代表;原多甲藻属(genusProtoperidinium)是甲藻物种数量最多的浮游甲藻;原多甲藻可以摄食硅藻,是近海硅藻赤潮的典型演替种,在生态学上有一定意义;我国海域原多甲藻已报告的物种仅有50多种,距世界288种的现有记录相差较远,但这不能说我国原多甲藻的物种少,而是分类研究的不多;原多甲藻的分类地位变动较大,如果不系统的了解其分类历史,会造成定种和谓称的混乱。最新的原多

2、甲藻属分类地位:甲藻纲ClassDinophyceaeFritschinWest&Fritsch,1927多甲藻目OrderPeridinialesHaeckel,1894原多甲藻科FamilyProtoperidiniaceaeBujak&Davies,1983原多甲藻属GenusProtoperidiniumBergh,emend.Balech,1974多甲藻的分类历史原多甲藻最早都被称为多甲藻(PeridiniumEhrenberg)Bergh(1881)提出原多甲藻属(Protoperidinium),将具有纵沟边翅的种称为原多

3、甲藻Gran(1902)根据有无底刺和横沟的旋转方向将多甲藻属分裂为两个亚属:Protoperidinium和Euperidinium。Kofoid(1909)详细阐述了多甲藻壳板的排列模式,成为后期乃至现代多甲藻分类的基础,Jorgensen(1912)认识到1′和2a的形状也是多甲藻分类的重要特征,他没采用Gran的分类体系,而是将多甲藻属分成两个新的亚属:有两片间插板的古生多甲藻亚属(Archaeoperidinium)和有三片间插板的真多甲藻亚属(Peridinium),他还根据1′的形状将多甲藻分成三类:ortho型,met

4、a型和para型。Paulsen(1931)、Schiller(1933)等人总结出了许多多甲藻分类学特征,至今仍然是甲藻分类学参考文献中的经典。Balech(1974)将231种多甲藻属物种移至原多甲藻属,并概括出原多甲藻壳板模式:Po,4′,3a,7″,4c,6(7)s,5’’’和2’’’’,还参照Jorgensen的分类体系将原多甲藻属分为三个亚属:Archaeoperidinium(2a),Minusculum(3a,6’’)和Protoperidinium(3a,7’’)Taylor(1976)提出纵沟板与横沟板也是多甲藻分

5、类的重要特征。Abe(1981)多甲藻分类遗著包含了80余种多甲藻,其分类体系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肯定,直至现在仍有不少分类学者还沿用这一分类系统。Bujak&Davies(1983)提出了原多甲藻科从多甲藻科中分离出来。截止2012年3月,根据Algaebase的记录,世界上有677种多甲藻目物种,分别隶属于11个科,其中原多甲藻科物种330种,而原多甲藻属的物种达288种,是整个多甲藻目中物种数量最多的属,也就是说,早期所描述的多甲藻物种除少数仍保留在多甲藻属(具有5c或6c,多为淡水种),绝大多数属于原多甲藻属。多甲藻的分类依据细

6、胞外部形状细胞大小、横沟的位置、左旋、右旋、末端的位移程度细胞壁上的花纹甲板(或壳板)的板式、形状等等原多甲藻甲板的组成与名称上壳:顶孔板(poreplates):顶孔下方的一微小膜状透明薄板,常被顶板包围,1片顶板(apicalplates):位于上壳前端,围绕顶孔板的各板,4片沟前板(precingularplates):上壳中与横沟相邻的各板,通常7片间插板(intercalaryplates):沟前板与顶板之间的各板,通常3片下壳:沟后板(postcingularplates):下壳中与横沟相邻的各板,5片底板(antipi

7、calplates):下壳最底端的板,2片横沟板/环板:(cingularplates):4片纵沟板/腹区版:(sulcalplates):6或7片国际上将甲板自顶至底以符号表示,分别为:顶孔板(p);顶板(′);间插板(a);沟前板(″);沟后板’’’);底板(’’’’);横沟板/环板(c);纵沟板(s),原多甲藻壳板的板式:Po,4’,3a,7’’,4c,6(7)s,5’’’和2’’’’主要壳版形状:原多甲藻第一顶板(1’)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原多甲藻第二间插板(2a)的形状方形六边型五角型腹沟板的排列lararalarflflfrfco

8、n.con.post.post.3’’’2’’’’1’’’5’’’1’’’’2’’’4’’’2’’’’3’’’按以前的分类系统,多甲藻属又分为3个亚属原多甲藻亚属Subgenu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