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 骨 髁 上 骨 折

肱 骨 髁 上 骨 折

ID:43495032

大小: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8

肱 骨 髁 上 骨 折_第1页
肱 骨 髁 上 骨 折_第2页
肱 骨 髁 上 骨 折_第3页
肱 骨 髁 上 骨 折_第4页
肱 骨 髁 上 骨 折_第5页
资源描述:

《肱 骨 髁 上 骨 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肱骨髁上骨折定义: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以小儿最多见,约占小儿四肢骨折的3%~7%,肘部骨折的30%~40%,其中伸直型占90%左右。多发年龄为5~12岁。当肱骨髁上骨折处理不当时是容易引起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虽然各种治疗方法都有改进或提高,使危害严重的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已明显减少,但仍不断发生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仍然较高,治疗时必须加以注意。临床表现:伸直型:最多见,占90%以上。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于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

2、。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骨折近段常刺破肱前肌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骨折时,肱骨下端除接受前后暴力外,还可伴有侧方暴力,按移位情况又分尺偏型和桡偏型屈曲型:较少见。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击尺骨鹰嘴,髁上骨折后远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常为后下斜向前上方,与伸直型相反。很少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粉碎型:多见于成年人。引型骨折多属肱骨髁间骨折,按骨折线形状可分T型和Y型或粉碎型骨折以肘部肿胀(多较明显)、剧痛及活动受限为主,髁上部位压痛明显,并可触及骨擦感和反常活动。肘关节骨性标志肘后三角关系正常时,关节正、侧位片可显示骨折的类型和移位程度。同时应常规检查有无肱动脉、

3、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桡神经损伤。若伴有正中、桡、尺神经损伤,表现为手的感觉、手部皮肤苍白、运动功能障碍。肱动脉挫伤或压迫者因发生血管痉挛可致前臂缺血,出现剧痛、手部皮肤苍白、发凉、麻木,被动伸指疼痛,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表现。与肱骨髁上骨折相关的缺血性肌挛缩,可导致爪形手或后遗肘内翻畸形。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因意外加上患肢的疼痛,易产生恐惧和紧张情绪,护士动作敏捷言语温和,消除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的配合。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进入手术。(2)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质饮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增加患者的食欲。(3)观察末

4、梢血运,运动,感觉情况。(4)保持有效的固定:长臂石膏固定后,平卧时肘部垫软枕,与躯干平行。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5)移动病人时的护理:移动病人或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加重病人的痛苦。术后护理:1.术后应观察患肢有无血管痉挛、肌肉供血不足的症状,肌肉缺血6小时会造成缺血性挛缩,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减压措施,挽救患肢。2.术后要维持有效固定,经常检查固定位置,查看有无松动,局部有无压迫症状,保持患肢于功能位置,如果肘关节屈曲角度过大,会影响挠动脉正常搏动。3.功能锻炼(1术后当日可以做握拳、屈伸手指的练习,第

5、二天增加腕关节的屈伸练习,胸前悬挂三角巾悬吊患肢,做肩关节的前后摆动练习,1周后增加肩部的主动练习,包括肩部的屈伸、内收、外展与耸肩,并逐步增加其运动幅度。(2.3周后去除外固定,主动行肘关节屈伸练习和璇前、璇后练习。伸展型骨折着重恢复屈曲活动度,屈曲型骨折则增加伸展活动度,禁忌反复做粗暴屈、伸肘关节。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1.骨筋膜室综合征由于外固定过紧或肢体高度肿胀,而至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前臂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引起。应密切观察患肢血供、感觉、肿胀、活动、皮肤色泽情况及有无5P征象:  A:剧烈疼痛,一般止痛剂不能缓解,如至晚期,缺血严重,神经麻痹即产生无痛(PAINL

6、ESS).  B:患肢肤色苍白(PALLOR)或发绀。  C:肌肉麻痹(PARALYSIS):患肢进行性肿胀,肌肉发硬,压痛明显,手指常有屈曲位,主动或被动伸手指时疼痛加剧。  D:感觉异常(PARESTHESIA)患肢出现套袜感觉减退或消失  E:无脉(PULSELESSNESS)挠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松开石膏绷带或敷料,报告医生。(2.肘内翻畸形是由于骨折复位固定不佳,骨折远端内旋,两断端形成交叉,远端受重力影响向内倾斜而成。故应保持有效的内固定。(3.肘关节僵直是由于过度的被动牵拉和反复被动活动引起的。所以在行尺骨牵引时不要随意增加牵引重量,严格

7、把握牵引时限。肘关节功能锻炼时,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康复指导:(一)主动运动:是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各向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减轻创伤对全身反应,防止关节僵硬,因此主动运动应自始至终贯串在整个骨折修复过程中。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骨折l一2周内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偶而伴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的残余,此时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因此锻炼主要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