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思想的完美运用

实事求是思想的完美运用

ID:43505311

大小:85.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9

实事求是思想的完美运用_第1页
实事求是思想的完美运用_第2页
实事求是思想的完美运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事求是思想的完美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事求是”的解读和运用“实事求是”是东汉著名历史学家班固赞誉汉景帝的儿子刘德严谨治学态度的话。后来,唐代颜师古对其中的“实事求是”作了这样的解释:“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意思是:做学问务必详尽地掌握事实材料,以求得真实的知识和符合实际的结论。从此,这句富有哲理的古语成为许多有志之士的座右铭,尤其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对“实事求是”有了更深的阐释发展及运用。  一、 毛泽东、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解读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起草古田会议决议中,首次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提出了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是解决政治路线问题的思想基础。二十世纪三十年

2、代初,毛泽东针对党内主观主义的错误,很明白地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共产党人才能在斗争中创造出新局面。在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进一步推进了古田会议决议的思想,全面论述了调查研究的理论,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基础,毛泽东强调,调查工作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他着重强调把调查研究同深入群众联系起来,形成了群众路线思想,强调做领导工作的同志应当“迈开你的两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强调“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策略,绝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

3、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中才能产生的”。这些观点表明毛泽东已经把“从群众中来”看作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渠道,开始孕育了群众路线的认识论思想。  在以后的革命进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克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前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倾向,强调要反对本本主义,要注重掌握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毛泽东本人而言,这个思想贯穿在他的著作、工作和革命斗争的一切活动中。他的许多科学著作不仅是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典范,而且还从理论上提出了要善于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思想。  1

4、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该文深入地对实事求是做了这样的说明:‘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这一精辟论述,深刻揭示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实质,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这一年的12月,毛泽东亲手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的校训。  邓小平在很多场合都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

5、“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结底,就是靠这个。“事实证明: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不断探索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科学创新的时代主题,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反复证明了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实事求是。  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深刻理解和传承,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根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典范。没有实事求是,党就不能发展壮大、理论就不能创新。实践证明,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开拓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没有1935年遵义会议上的实事

6、求是,就没有后来的毛泽东思想;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事求是,就没有对毛泽东思想继承与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更不会有今天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二、毛泽东、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实事求是的运用  (一)“以苏联为鉴戒”,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到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进入到了社会主义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如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找到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那样,走什么样的道路来建设社会主义呢?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大规模展开,人

7、们不断地发现,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同时,前苏联在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弊端日益暴露,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种种争论表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并非完美无缺。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以苏联为鉴戒”,从而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开始就走上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并取得初步成果。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从来就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教条式的照搬,应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毛泽东后来在总结历史时曾经说过:“建国后,前8年照抄外国经验,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

8、”。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初步总结,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