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共文化服务对策建议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对策建议

ID:43507932

大小:96.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9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对策建议_第1页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对策建议_第2页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对策建议_第3页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对策建议_第4页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对策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对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推进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新时期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的新目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江苏”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满足江苏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江苏是文化大省,省委省政府历来把“文化江苏”的建设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江苏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

2、得的成绩有:文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建立;公共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艺术创作推陈出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日益充实;文化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公共文化服务效益稳步提升;公共文化投入逐年增加,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日益健全。   然而,与江苏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相比,与江苏人民群众旺盛的文化需求相比,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要求相比,目前江苏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   1.部分领导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尚不到位   目前应该说多数党政领导对于要发展区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都有比较统一

3、的认识,然而并不排除部分领导仅仅文化视为提高区域形象或获得经济利益的思想,而对于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却有所忽视,没有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从而在年度工作重点的安排和工作经费的投入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   2.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供给的总量相对落后,且存在结构性差距   以公共文化投入为例,尽管“十五”以来江苏对文化发展的财政投入每年都有较大额度的增长,然而却仍远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难以达到“省、市、县三级财政每年用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以公共文化的

4、人均财政投入来说,江苏与相邻的上海、浙江等地也有不小的差距,且有被拉开的趋势。除总量有所不足外,江苏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分布和配给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问题,其中包括着苏南、苏中、苏北的梯度型差距,城市和农村的差距,省、市、县、社区的倒金字塔型差距等等。   3.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仍然不足   政府无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终责任者和主要提供者,但政府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来保证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值得深入地进行探讨。目前江苏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投入甚至直接生产,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   4.

5、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活动的主动参与性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包办、包揽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公民只是作为文化生活的被动参与者,而对于文化设施的布局建设、文化管理的机制形式、文化服务的内容等等方面选择权很少,更缺少建议权和话语权,由之原本应该最重要的参与群体反而游离于体系之外,公共文化服务将无法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推进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   1.加强公共文化研究,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最低标准   建议组织江苏文化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研究,并展开大规模的深入调查,广泛了解江苏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特点及需求。根据公共文

6、化发展的趋势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出台江苏公共文化服务的最低标准,在科学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后以地方立法的形式通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地方政府的硬性职能,纳入到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纳入到“一把手工程”,与领导政绩考核挂钩,确实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落到实处。   2.合理厘定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边界,提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绩效   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它的核心地位不能动摇。但政府显然又不能包办一切,它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和责任应该有比较明确的边界。从发达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模

7、式:第一种是以法国、日本等为代表的“中央集权”或可称“政府主导”模式,这种模式中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均设有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对文艺团体进行有限的资助并提供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第二种是以美、加、瑞士等为代表的“市场分散”或“民间主导式”模式,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没有正规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政府财政对文化的投入主要通过各类通常被称为“国家艺术理事会”的准行政机构进行分配。第三种是以英国、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政府与民间共建的“分权化”模式,政府以“一臂之距”与民间“建立伙伴关系”,进行文化资源的分配、文化事务的管理和文化服务的提供。从我国政治体制和文化体

8、制改革的方向来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模式应逐渐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