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

ID:43513947

大小:4.51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0-09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_第1页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_第2页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_第3页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_第4页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编:从民族报业的勃兴到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1895-1927)第五讲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第六讲自由新闻体制的从确立到扭曲与民族报业的职业化走向第七讲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第二编从民族报业的的勃兴到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概述第一节从文教性报刊的发展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文教性报刊的发展文教性报刊,包括文化、科技、教育等各类报刊的出版,始于维新变法运动期间,并成为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01年清末“新政”期间,特

2、别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兴起后,文教性报刊,在全国各地、特别是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得到长足的发展。在上海,先后出版的文化、教育、科技报刊有80多种。在北京,先后出版的各类文教性报刊有50多种。其中白话文报刊是这一时期出版的文教性报刊中的主流,在全国主要城市或地区均有出版,北京为数最多。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第一节从文教性报刊的发展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二、《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鉴于民初现实政治的黑暗,当时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经过反思,认定改造国家首先要改造国民,因而办起了旨在改造国民性的文教性报刊。1915年

3、,《科学》杂志、《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在上海先后创刊。新文化运动由此兴起,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 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第一节从文教性报刊的发展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三、《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1)陈独秀与《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为16开月刊,每6号为一卷,由上海群益书店印刷发行,自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创办人陈独秀,自1901年起多次东渡日本求学考察,1903年担任《国民日日报》编辑,1904年在安庆创办并主编《安徽俗话报》。第八讲报业在新

4、文化运动中发展 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陈独秀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 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第一节从文教性报刊的发展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三、《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2)《新青年》的贡献《青年杂志》创刊号发表陈独秀《敬告青年》一文,打出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发起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并成为这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的宣传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斗争。二是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三是发起文学革命运动。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 与无

5、产阶级报业的兴起第二节报刊宣传新阵线的形成和“新旧思潮之激战”一、《每周评论》的创刊与报刊宣传新阵线的形成(1)《每周评论》的创刊《每周评论》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 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第二节报刊宣传新阵线的形成和“新旧思潮之激战”一、《每周评论》的创刊与报刊宣传新阵线的形成(2)旧报刊的新趋向不少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报刊也开始转向进步,加入了报刊宣传新阵线,例如,北京的《晨报》、《国民公报》和上海的《民国日

6、报》、《星期评论》等。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 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第二节报刊宣传新阵线的形成和“新旧思潮之激战”一、《每周评论》的创刊与报刊宣传新阵线的形成(3)进步学生报刊的出现进步学生报刊,是报刊宣传新阵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瞿秋白等编辑的《新社会》旬刊、少年中国学会出版的《少年中国》杂志和恽代英主编的武汉《学生周刊》等。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 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第二节报刊宣传新阵线的形成和“新旧思潮之激战”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旧思潮

7、在报刊上的论争(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陈独秀等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与传播《新青年》转向社会主义立场李大钊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 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第二节报刊宣传新阵线的形成和“新旧思潮之激战”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论争(2)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大论战李大钊发表《新旧思潮之激战》林纾(琴南)、辜鸿铭、刘师培等《国故》月刊、《新申报》、《公言报》等林琴南(左)辜鸿铭(右)从左到右: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 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第二节报刊宣传新阵线的形成和“新旧思潮之激战

8、”三、新文化运动中报刊业务的重大改进(1)自由讨论风气的出现与政论传统的复苏讨论学理之自由政论传统之复苏鲁迅的杂文第八讲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 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第二节报刊宣传新阵线的形成和“新旧思潮之激战”三、新文化运动中报刊业务的重大改进(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