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

第二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

ID:43515070

大小:1.24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09

第二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_第1页
第二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_第2页
第二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_第3页
第二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_第4页
第二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单元小结单元脉络梳理核心考点归纳阶段质量检测一、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总结1.改革的类型(1)促进社会转型的变革:此类变革多侧重从政治秩序、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入手进行改革,属此类型的有管仲改革、魏文侯变法和商鞅变法等。(2)封建社会富国强兵、拯救危局的改革:此类改革多把推行新的经济政策作为改革的重点。属此类型改革的有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3)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的改革:此类改革多是以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接受先进文化为主体。属此类改革的有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忽必烈改制。2.改革的原因和背景改革是统治阶级中的改革派,利用政权的力量,采取自上而下的措施,对国

2、家的管理制度的革故鼎新和统治政策的调整。具体到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其背景和原因如下:(1)在社会转型时期,统治者为实现富国强兵、增强在争霸兼并战争中的实力而进行的改革,如管仲改革、魏文侯变法等。(2)新的生产力产生,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为顺应这种趋势,统治者而进行的改革,如商鞅变法。(3)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受汉族先进制度文化的影响,为适应统治需要,加强本民族封建化进程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4)统治者面临统治危机,社会矛盾激化,为富国强兵、增加财政收入、改变中衰局面而进行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3.改革的内容(1)调整生产关系

3、的某些环节,改革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2)调整统治政策,采取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3)改革军制,调整官制,整顿吏治。(4)开源节流,增加政府收入。(5)吸收中原地区汉族的先进文化和政治制度。4.改革的结果和成效中国古代改革有成有败,从效果上来看,所有改革都收到了明显成效,管仲改革、商鞅变法都收到了富国强兵之效;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忽必烈改制大大加快了封建化进程;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一度改变了中衰局面。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有成有败,一般情况下,最高统治者直接推行的改革都取得成功,王朝中后期推行的改革大多遭到失败。5.中国古代改革的启示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手

4、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杰出人物在改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改革过程伴随着尖锐而复杂的斗争,充满着艰辛。王安石、张居正等人的变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值得后人学习。1.(2010·上海高考)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之一,她是历史上多民族融合的结果。古代的鲜卑族在经历了一次主动的改革后,逐渐融入了汉民族。这场改革是()A.秦国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北宋王安石变法D.明朝张居正改革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当时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采取了汉化政策,迅速融入了汉民族,并且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大融合。其他三次改革,不属于少数民族进行的汉化改革。答案:B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土地制度问题改

5、革项目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背景战国时,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北魏时,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存在着大量荒地;同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也逐渐学会了汉族的农耕生活改革项目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内容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实行均田制,规定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实质土地私有制土地国有制启示生产关系的变化一定要从当时的社会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C.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D.废除分封

6、制,建立县制解析:考查对商鞅变法作用的深层次理解,关键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就是废除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确立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答案:B点击下列图片进入阶段质量检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