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3520476

大小:1012.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09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见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A.江淮地区B.华南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D.川渝地区2.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南

2、、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A.降水B.霜冻期C.光照D.热量3.彩虹是一种大气现象,在物候中有小雪“虹藏不见”、清明“虹始见”的描述,主要影响因素为(  )A.空气水汽含量B.风速C.太阳高度角D.日出日落方位19【答案】1.C2.D3.A【解析】【1题详解】根据图示节气,夏至日6月22日,大暑节气约是7月下旬,“腐草化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指的是萤火虫出现,天气闷热,进入雨季。以此推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雨季集中在7、8月份,C对。此时江淮地区是伏旱,A错。华南地区、川渝地区进入雨季的时间早

3、,B、D错。【2题详解】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热量,北京纬度较高,热量较低,种麦时间早,D对。降水、霜冻期、光照不是影响播种时节的主要因素,A、B、C错。【3题详解】彩虹是一种大气现象,为大气中水滴折射光线所产生的一种现象。在物候中有小雪“虹藏不见”、清明“虹始见”的描述,主要影响因素为空气水汽含量,A对。风速、太阳高度角、日出日落方位不是彩虹出现的主要原因,B、C、D错。【点睛】黄河中下游地区,雨季集中在7、8月份,正是大暑节气。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

4、为热量,北京纬度较高,热量较低,种麦时间早。彩虹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空气水汽含量。一地质组对某平原展开考查,发现该平原具有深厚的沉积岩,并绘制出地表岩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4.造就该平原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沉积--挤压拱起--地壳下沉B.地壳下沉--沉积--挤压凹陷C.沉积--挤压拱起--侵蚀D.挤压凹陷--沉积--侵蚀5.若该地沉积岩都是流水环境下形成的,则水量最大、流速最快时段易形成的岩石是19A.粉砂岩B.页岩C.砾岩D.砂岩【答案】4.C5.C【解析】【4题详解】材料表明这是一个有着深厚沉积岩的平原,故最开始该地地势低洼经历过长期沉积,然后受到岩层挤压拱起成背斜,背斜顶部

5、受张力作用被侵蚀后地势趋平,选C。【5题详解】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水量大,水流速度快时沉积下来的颗粒较大、较重,选项中四种岩石颗粒最大的砾岩。【点睛】流水的搬运能力与流速的六次方呈正比,这使得流速增加,搬运能力增大很多。流速越大,搬运物的粒径可能就会越大,水流相应越浑浊。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6.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7.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顶部8.关于Ⅰ层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B.大气主要成分是臭氧C.多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D.大气运动稳定,

6、适合飞机飞行【答案】6.B7.D8.C【解析】【分析】191.考查大气层气温的垂直变化。大气的垂直分布特点是:底层是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减;中层是平流层,且其底层冷而上层热;最上层是高层大气,受太阳辐射及宇宙射线影响,空气分子高速运动,处于离粒状态。2.考查电离层的分布。处于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3.考查对流层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判断,Ⅰ层为对流层,多空气的对流运动,天气变化剧烈。【6题详解】在I层,即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Ⅱ层是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在Ⅲ层中气温先降后升。故②曲线能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的变化。故B正确,ACD错误。

7、【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短波通信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即图中的Ⅲ层,所以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Ⅲ层顶部,故D正确,ABC错误。【8题详解】A.Ⅰ层为对流层,该层空气下热上冷,空气对流运动显著,A错误;B.臭氧主要分布于平流层,B错误;C.Ⅰ层为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多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C正确;D.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不利于飞行平流层大气运动稳定,适合飞机飞行,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较低,根据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