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2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货币银行学2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ID:43529512

大小:735.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10-09

货币银行学2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_第1页
货币银行学2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_第2页
货币银行学2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_第3页
货币银行学2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_第4页
货币银行学2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2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6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TransmissionMechanismsofMonetaryPolicy:TheEvidence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才能减少总产出和通货膨胀率的波动?货币政策制定者必须要对所能采取的各种政策作出准确的估计,准确地估计出各种政策对经济的不同作用以及发生作用所需的时间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作用机制1评估实证分析的框架结构模型实证分析:利用数据建立一个模型,该模型应当能解释一个变量通过什么途径去影响另一个变量,从而揭示前者是否对后者有影响。简化形式实证分析:通过直接观察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来说明其中一个变量是否对

2、另一个变量有影响。货币主义学派倾向于利用简化形式实证分析方法,在他们眼中,货币对于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大大超过凯恩斯学派;而凯恩斯学派则利用结构模型实证分析方法。2结构模型实证方法传导机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利率利率影响投资支出投资支出是总支出(产出)的一个组成部分3简化形式实证分析分析货币供应量变化对总产出(支出的)影响,以发现两者是否存在密切相关关系将经济活动视为一个不可透视的黑箱,然后再考察货币供应量对于总产出水平的影响,而不去理会其作用途径4可能收集更多证据对传导方向及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更有信心可以更精确地预测货币供应量对于经济活动

3、的作用更加精确地预测经济制度因素的改变对于货币供应量与总产出水平间的联系有什么样的影响上述优势以模型本身的正确性为前提。货币主义学派担心凯恩斯学派的结构模型忽略货币作用途径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消费,他们认为凯恩斯学派对货币作用途径的界定过于狭窄,指责凯恩斯学派没能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的重要性。结构模型实证分析的优点与缺点51、没有限定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作用的途径2、缺点在于,即使是在事实并非如此时,也可能错误地得出货币供应量变化导致总产出水平变化的结论。两者间存在相关关系并不代表两者间必然存在因果关系。颠倒因素、外部驱动因素简化形式实证分析

4、的优点与缺点6凯恩斯主义者早期对货币重要性的实证货币政策对总产出水平乃至经济周期没有任何作用三方面的实证分析在大萧条时,美国国债的利率降至极低水平,但对经济没有影响名义利率水平的变动与计划投资间并无关联对于工商界人士的调查表明,他们进行计划投资决策时,几乎不会受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7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出版《美国货币史》,证明大萧条时期的货币政策并不宽松,相反,大萧条时期货币政策紧缩的程度很强,大量银行倒闭,引起了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货币供给量下降现象。因此,货币政策可以解释大萧条,进而大萧条时期发生的情况不能称为货币政策无效的论据。现实经济

5、生活存在许多不同的利率,在一些非常时期(如大萧条)会发生各种利率相差较大的现象。在通货紧缩时期,由于价格水平的降低,较低的名义利率水平并不代表实际借款成本也低,事实上在大萧条时期,实际借款成本相当高,货币政策也不宽松。不能因为名义利率对于计划投资作用很小,就得出货币政策对于计划投资没有影响的结论。计划投资与实际利率水平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利率水平影响计划投资只是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水平的众多途径之一。对早期凯恩斯学派的反驳89早期货币主义学派对货币重要性的实证1、时序实证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导致了经济周期,但货币供应量增长对经济周期的作用具有长

6、期但不固定的时滞。时序实证显然具有简化形式实证分析的性质,因为它直接考察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存在颠倒因果的可能。10假定总产出水平的变化引起了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两者间不存在超前和时滞。当我们错误地将货币供给量增长率而非货币供给量选为观察对象时,就会得出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对总产出水平有预示作用的结论。112、统计实证自主性支出等于投资支出加上政府支出之和如果凯恩斯主义模型成立,自主性支出变量应与总支出水平密切相关,而货币供应量则与总支出水平相关程度低。如果货币主义学派成立,货币供应量将是总支出水平波动的原因,货币供应量M将会与总支出水平Y密切

7、相关,自主性支出与总支出水平的相关程度低。没有一个模型比另一个更精确123、历史实证在许多时段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看起来能够满足外生性条件。如果在这些时段中,货币供给量增长率的降低发生以后总会伴随着总产出水平的降低,则可以表明货币增长是经济周期背后的推动因素。许多凯恩斯学派转向货币主义学派的立场,但并没有完全接受货币主义学派的所有结论。相反,他们采取了折中的立场,这种立场既与货币主义相容也与凯恩斯模型中的总供给总需求相容:他们认为,货币、财政政策、净出口以及人们身上的浮躁情绪都是导致总需求波动的原因。1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传统的利率传导途径

8、TraditionalInterest-RateChannels传统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新的传导机制:一类通过利率水平以外的其他资产价格起作用(资产价格途径观点);另一类则是通过信息不对称对信用市场的影响发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