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专题研究

教育行政专题研究

ID:43549138

大小:177.39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10-10

教育行政专题研究_第1页
教育行政专题研究_第2页
教育行政专题研究_第3页
教育行政专题研究_第4页
教育行政专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行政专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行政專題研究家長參與學校事務探討林貴芬家長參與學校事務探討壹、前言傳統上,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老師後,往往不再過問學校事務,對學校、對老師,完全信任,然而隨著時代趨勢的演變,資訊越蓬勃,民主意識愈發達,家長對學校教育改採主動關心的態度,希望孩子成龍成鳳,對子女教育的品質,有著高度的期待與要求(吳宗立,2002)o於是有所謂「直升機父母」的出現,這些家長投入非常多的時間,參與子女的學習,他們整天牽掛著孩子,有事沒事,經常往學校跑,蒐集各式各樣的資訊,為孩子安排「最好」的補習、活動,就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帶給孩子莫大的壓力(李雪莉,200

2、7)o日本更出現了「怪物家長」,時常為了捍衛自己子女的權益,處處干涉,向學校和老師校苦不堪言(中時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刁蠻、抱怨、攻擊,強迫老師辭職,使教師、電子報,2008)o觀察學校家長參與的實際狀況,因家長社經地位不同而有顯著差異;高社經地位的家長關心子女,意見很多;來自低下階層的父母,與教師互動時,往往缺乏自信,甚至選擇規避,不願與教師碰面,形成「自我淘汰」(self-elimination)的現象(Harkeretal.,1993);而礙於時間、精力,很多家長對學校要求配合的事項,如簽寫聯絡簿,指導孩子功課,無力達成,更遑論擔任學校志工,或

3、參與家長會運作了。根據研究發現,家長參與子女的學習,可以提升孩子的教育成就,世界各國推動教改,家長參與是重要的區塊,學者專家多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建立新的夥伴關係,美國、英國、日本、澳洲、紐西蘭等各教育先進國家,無不如此;林明地(1999)認為家長參與,是建構學校效能的重要特徵,也是教育系統(尤其是學校組織)持續生存的有效策略,可同時為學生、家長、及學校,帶來積極正向的教育效果。但是怎樣才是讓親師生三贏,積極正向的家長參與方式?值得探討。近年來,臺灣社會因為生育率遽降、老年人口增加、外籍配偶持續增長,帶來少子化、高齡化、和多元化的問題,不但直接衝

4、擊學校教育,更對未來國家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為確保每一個孩子,未來都能成為國家社會的可用之材,親師之間應綿密互動,建立夥伴合作關係,協助兒童有效學習,健康成長。無論社經地位或高或低,家長都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合夥人,學生是親師共同關注的焦點,在學生學習、人格養成的歷程中,父母與教師都是重要關鍵人物;如何促進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協助學生發展,擴展學校資源,殊為重要。本文擬運用文獻探討法,調查問卷法,搜集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相關資料,歸納分析,並提供建議,以為家長、教師及學校之參考。貳.文獻探討家庭和學校對學生的發展影響很大,如果家長和學校的關係運作得宜,雙方

5、可以是親密的教育合夥人,對孩子發展具正向助益;若家長和學校的關係不佳,則衝突頻仍,形成彼此的負擔。近幾十年的研究,讓教育界人士深刻認知,家庭、學校和社會的關係密切,將高度影響學生的學習成就與發展(Davies,1988)O學校必須將師生、家庭和社區納入成為一個更大的社會系統,並能有效地行使功能,學生才能獲致最大的發展(Sanders&Epstein,1998)o家庭和學校,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中,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家長在家庭中負責管教子女並輔助學習;而學校是正規的教育組織,職司專業教化;然而隨著近年來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行,家長被視為學校教育的合夥人,

6、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可有效化解教改的阻力,有助於兒童教育成就的提升,家長參與學校事務遂成為備受關注的課題。「家長參與」的意義「家長參與」(parentparticipation或parentinvolvement)是「家長參與學校事務」(parentparticipationinschooling或parentinvolvementinschooling)的簡稱。學者對於家長參與的看法不盡相同,詮釋上也有所差異。家長參與概念,發源於48世紀初的美國,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受到廣泛的重視。美家家長委員會仃heNationalPTA,1992)提岀的三個

7、家長參與維度,清晰地界定家長參與的概念:(1)家長是家庭中的第一老師;(2)家長是學校的夥伴;(3)家長是社會中所有兒童和青少年的支持者。就字面意義的解釋,parentparticipation多半指的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而parentinvolvement則指家長對學校決策和行政的參與(張善楠、王振興,1995)。過去數十年中,西方社會在家長參與子女的教育政策上,往往強調讓家長以監護人、教師助手或工作人員的身份參與學校事務(Morrison,1978)O近年來家長參與的重點,己由校內義務工作,轉為在家庭內參與教育事務,包括:幫助子女複習功課、建立有

8、利於學習的家庭環境、鼓勵子女進步以及在家庭中商討學習計劃等,以「家庭為本」的參與。因此,Greenwood&Hickma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