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考点14 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考点14 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ID:43557509

大小:39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0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考点14 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考点14 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考点14 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考点14 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考点14 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考点14 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14区域经济发展一、选择题  (2012·海南文综·T16~18·9分)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3题。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  )A.耐旱B.耐涝C.抗病虫害D.占耕地少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B.洪涝C.台风D.冻害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C.降水少,地形平坦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抓住以下三点:(1)根据

2、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位置,确定当地的气候特征。(2)甲地的年降水量少于150mm。(3)甲地海拔高于2000m。【解析】1选A,2选D,3选A。第1题,根据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位置和年等降水量线,可以确定其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于150mm,所以该品种枣树比较耐旱。第2题,甲地纬度较高,而且海拔大于2000m,所以冬季的低温容易对枣树形成冻害。第3题,甲地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这是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2012·新课标全国卷•T1~3•12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

3、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4~6题。4.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5.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江汉平原D.成都平原6.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5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解题指南

4、】本题组主要考查了粮食增长的原因、商品粮基地的变化等知识。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然后结合主要商品粮基地的特点进行分析。【解析】4选B,5选A,6选D。第4题,可逐项分析如下:选项内容分析结论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与耕地不断被挤占矛盾错误B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科技进步→加大对农业的技术投入→单产增加→总产量增加正确C我国旱涝等自然灾害多发,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薄弱,改进显然不行,应加大水利设施建设错误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能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但对

5、粮食增产影响不大错误第5题,比较四个选项,太湖平原位于长江三角洲,这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最快,一方面使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交通用地增加,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粮食总体生产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粮食生产单位产量低于花卉、果蔬、乳畜、禽肉等,农民转行生产副食品。故其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第6题,河南省常住人口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广东、山东),人口多;黑龙江省由于开发历史较晚,人口较少,人均耕地多,生产的粮食主要面向市场,商品率高。而商品率高低与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平关系不大。(2012·福建文综•T5~7

6、•12分)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7~9题。7.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8.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9.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  )A.计算机网络B.地理信息系统5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组的关键:

7、(1)熟练掌握等值线的判读技巧;(2)熟悉东北地区的地形分布特征和自然地理环境特点;(3)正确理解“3S”技术的应用领域。【解析】7选C,8选A,9选B。第7题,结合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分布,可知甲处的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大于两侧,说明影响其弯曲的因素不可能是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我国东北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大气环流相同;结合东北的地形特征可知甲地为平原,其两侧为山地,地形因素造成了等值线的弯曲。第8题,甲地海拔较两侧低,气温较两侧高,因而≥10°C积温大于两侧,其等值线也向北弯曲;东北地区西部的高原地区降水少,日照

8、时数长,太阳辐射量大;我国东北地区降水的总体特征为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第9题,在地理信息技术中只有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对地理空间事物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二、非选择题10.(2012·新课标全国卷•T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