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5(人民版选修1)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5(人民版选修1)

ID:43558180

大小:6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0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5(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5(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5(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5(人民版选修1)_第4页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5(人民版选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5(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考点阐讲】1.分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一)政治上: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从而引发农奴制的危机。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二)经济上: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三)社会上: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新思潮的涌动越来越多有识之士

2、意识到,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和知识分子的反沙皇斗争,促进人民的觉醒对俄国专制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四)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2.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进步性(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很快出现农民分化,从而产生农业资本主义)(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总之: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3、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二)局限性(1)、原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2)、表现:(A)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B)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C)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3)、影响:

4、(A)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B)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农民暴动和起义不断3、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之异同(1)不同点:A背景不同:俄国:a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缓慢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而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b农奴处境日益恶化,农民运动波澜壮阔地发展起来。贵族地主统治岌岌可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废除农奴制。日本: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5、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6、!a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傀儡。农民生活悲惨,反抗斗争此起彼伏。b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的发展,西南部大名和商人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变现状。武士的生活状况恶化,已由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反幕府的力量。c民族危机严重,遭到美、英、法、俄等国侵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内外因的结合促进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B目的不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防止人民革命运动,维护自己的统治,迫不得已而进行改革。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为了发展

7、资本主义,摆脱外来的压迫而进行改革。(2)相同点:A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B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经典例题】【例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中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土亚历山大

8、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材料二: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材料三: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午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采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结合材料回答:(1)、从材料一中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

9、原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