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三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4(含解析)

新课标人教版高三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4(含解析)

ID:43558275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0

新课标人教版高三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4(含解析)_第1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三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4(含解析)_第2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三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4(含解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高三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4(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41.《十二铜表法》中的第九表中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十二铜表法》的这一条文(  )A.是公共意志的表现B.保护了所有公民的利益C.使私有财产免受侵害D.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答案:A2.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做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

2、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C项说法错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主要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而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主要是由于领土扩张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答案:C3.布鲁图是罗马帝国时期迦太基城里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20个金币,并立契约30天以后归还。但30天过去了,布鲁图并没有能力还钱,贵族卡西因此告上法庭,要求布鲁图做他的奴隶,法官同意了卡西的要求。法官之所以这样判决,主要是因为(  )A.布鲁图是铁匠,地位低下B.罗马法保护私有

3、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罗马法只保护贵族的利益D.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B4.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编纂完成B.“万民法”取代“公民法”C.《十二铜表法》的制定D.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解析:在古代罗马的历史上,法律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只要弄清了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回答起来就比较容易。《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包括罗马帝国众多法律的汇编。答案:A5.古罗马:“市场上的铁匠铺炉火熊熊。铁匠给奴隶戴上脚镣手铐,还要给他们戴上一个铁项圈,上面刻着:‘锁住我,不要让我逃掉’这样一行字。

4、……如果逃亡在外,奴隶主也可以很快把他抓回来。另外,还用烧红的烙铁在奴隶的前额或脊背上烙下一个印记,这种印记通常是奴隶主姓名的第一个字母。”这段材料从本质上说明(  )A.奴隶犯罪后被戴上了铁项圈B.去市场时奴隶戴上了铁项圈C.奴隶是与奴隶主同姓的亲戚D.奴隶是奴隶主不可侵犯的财产解析:材料反映了奴隶主可以对奴隶任意处罚。这反映了奴隶是奴隶主不可侵犯的财产。答案:D[高考真题训练]1.(2011·浙江文综)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5、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④D.③④解析:老子希望社会退步到“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雅典民主政治的前提就是小国寡民,故①④符合题意。屈原的“美政”理想是政治改革的目标,不是社会状况。罗马法的基础是《十二铜表法》,与小国寡民无关,故②③不符合题意。答案:C2.(2010·福建文综)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

6、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公民法,调整罗马公民内部的关系,C项正确,D项错误;《十二铜表法》不适用于奴隶,A项错误;“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是万民法,B项错误。答案:C3.(2010·江苏单科)“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解析:从材料信息看,

7、依据罗马法,法官审理案件,必须依据法律条文,公民向法官提出申请,法官才能受理,这说明罗马法非常注重法律程序。答案:A4.(2009·广东文基)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制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文法典是(  )A.罗马法B.英国权利法案C.美国联邦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解析:注意题干三个信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成文法典”可以判断是罗马法。答案:A5.(2009·辽宁、宁夏文综)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

8、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解析:材料的信息明显体现了对当事人权利的尊重,即使一个受控有罪之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只要没有宣判有罪,他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权利,能体现这一精神的只有B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