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合作实现路径论文

货币合作实现路径论文

ID:43566421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货币合作实现路径论文_第1页
货币合作实现路径论文_第2页
货币合作实现路径论文_第3页
货币合作实现路径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货币合作实现路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货币合作实现路径论文货币合作实现路径论文预读:摘要:一、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当前关于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仍为最优货币区理论,该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兴起,并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1961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最优货币区理论》(4tATheoryofOptimumCurrencyAreasM,AmericanEconomicReview)一文为标志,奠定了该理论体系的基础.最优货币区的基本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儿种货币,这儿种货币Z间具有无限的

2、可兑换性,汇率在进行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在区域内国家与区域外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一)早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早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是闱绕着对能否形成最优货币区的不同标准展开讨论的,多位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关于建立最优货币区的前提条件•主要有要素流动性标准、经济的开放程度标准、产品多样化程度标進、国际金融体系一体化标准、通货膨胀率指标的相似性标准、政策一体化标准等.上述标准的给定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可操作性,事实上,严格符合这些标准的最优货币区儿乎不存在.因而传统的短期静态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侧重于现实约

3、束对汇率制度的选择,无法对区域货币合作作出较为完善和客观的解释.(二)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最新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欧洲最优货币区的付诸实践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区域货币合作的尝试和进展,最优货币区理论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最新的研究一方血放宽了对于价格和市场竞争的假设,将早期的各种标准进行合并,另一方面也侧重从动态的视角來解释“最优货币区",拓宽了该理论的研究路径.第一,最优货币区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克鲁格曼,1990).该理论指出,一国加入固定汇率的货币合作区所带来的货币效率收益等于其所规避的浮动汇率所带来的不确

4、定性、复杂性和结算与贸易成本等等的损失•当一国与货币区内其他国家的贸易非常广泛并且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时,形成货币合作的收益将是非常大的.第二,溢出效应与政策协调(滨田宏一,1985),此观点是从当下比较流行的博弈论和福利角度来分析最优货币区的成本和收益的.在最优货币区安排中,各参与国明显的政策溢出效应是政策协调的前提;并冃政策协调需选择各参与国都能够接受的目标组合;同时还需要处理违约机制.那么在一个有效的监督体制下,经过重复I専弈,参与各国会达成一个长期的动态平衡.第三,最优货币区(OCA)指数法(Bayoum

5、i,Eichengreen,1996),即在一般均衡的模型下,运用OCA指数来评估特定地区的综合情况.其运用计量方法,将影响汇率变动的有关变量,作为解释汇率波动的因素.第四,最优货币区的内生性(Frankel,1996,Rose,1997),此观点认为贸易开放程度和经济的对称性等标准是内生于汇率制度选择的•那么判断最优货币区需要根据区域内这些内生变量(汇率、贸易联系和对称性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五,其他一些最新观点还包括俱乐部理论(Klimenko,1998)和跨界货币使用(J.Masson,P.Mauro,19

6、90)等.俱乐部理论探讨了对加入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与收益的不可测性问题;而跨界货币使用则提出在最优货币区中应关注货币在外国与外国之间以及在外国国内的使用问题.二、东亚货币合作的现状分析在梳理了货币合作以及最优货币区的相关理论之后,我们将目光转向东亚地区.经济意义上的东亚地区应该界定为地理上的东亚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总和,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以及东盟十国等国家和地区.自1966年亚洲开发银行成立以来,亚洲各国便开始了寻求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货币合作之路.1989年APEC成立之初以及1991年EME

7、AP都对地区金融稳定和货币合作进行了关注.直到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货币合作进程才开始加快.但在货币合作领域的探索和尝试还处在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货币合作机制.各种最优货币区方案(如“亚洲货币单位”、“亚元”等)仍停留在学术概念阶段,目前并无现实可行性.以最基本的最优货币区静态标准來看,东亚国家的经济开放度和対外贸易依存度正呈不断升高的趋势,且各国经济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但本文对这种互补性的经济状态的可持性和稳定性度表示怀疑,因为此种区内分工是建立在一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基

8、础Z上的,处于产业链中游和下游的国家始终希望能够改变此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模式,尽快步入上游国家行列,因而此种产业链形式的贸易互补关系是否能够成为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推动力量,还有待考量.而其他标准,如要素的流动性、宏观国际经济贸易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等标准从现阶段来看,东亚各国还存在很大差距.随着东亚各国区域内贸易的深化和整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从长期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