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软实力

论文化软实力

ID:43569619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1

上传者:U-7604
论文化软实力_第1页
论文化软实力_第2页
论文化软实力_第3页
论文化软实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文化软实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越來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国际竞争的重要意义,纷纷研究文化软实力理论,制定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本文梳理了国内学界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与内涵、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与发展现状、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研究。关键词:文化软实力;重要性,发展状况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历史演进,人的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民族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的价值追求主导着现代化的方向和进程。也就是说,文化力量是现代社会进步中带根本性的持久性的因素。重视人的发展,重视人的精神需要,重视人的文化创造力,是深刻改变传统发展方式和发展观念的时代精神,从崇尚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到注重培育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感召力,树立国家文化形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先进国家的战略转向。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其概念与内涵都与软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文化软实力就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并且认为与政治价值和外交政策相比,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具有更为基本的意义。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构成要素,而且是软实力的基础构成内容。一个国家的文化,是由这个国家的传统、习俗、核心价值观、宗教信仰、伦理理想、道德精神、哲学思想、思维一体认方式、生存方式、民族人格心理等因素整合生成,它体现在政体选择、政制安排、政治价值观的确立、意识形态方向的定位等方面;同吋,也渗透在国家意志、国家行为、外交政策之屮,形成国家的整体形象,而国家整体形象对世界越是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国家软实力就越是强大。个人认为文化意味着一种既可以是柔性又可以是刚性的力量,而文化作为柔性的力量可用来创造生存,包插对外竞争力、协调力、融合力、扩张渗透力等,并不是凡文化都是软实力,只能那种拥有实际生存创造力的文化才构成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说到底是文化创造力,其根本是创新型的全面发展的人。建设以人为本的文化,就要把文化从经济必然性小提升出来,使之与后工业时代或知识文明时代相适应,与人的创造本质和自由个性相适应。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大力保护和发展人民的文化权利,让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知识分子是文化创新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文化决策、文化管理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学术自由和艺术自由,着力培养和引进大批文化人才,为各类文化人才的成长营造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宽松、宽厚、宽容的社会环境。以宽松的政策支持文化创业,以宽厚的心态鼓励文化创牌,以宽容的精神促进文化创新。文化作为软实力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因为文化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文化往往构成了同样体现软实力的政治价值和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 二是因为文化也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该书还指出,中共十七大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在中国和世界都在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和平与发展面对诸多困难,在此背景下重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文化建设要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体现在国家竞争力上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文化软实力体现在国家竞争力上就是借鉴别国崛起的经验从文化选择上来找准自己的发展道路,文化软实力体现在国家竞争力上就是思想和体制的创新;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增强文化多样性、丰富性,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等关系。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必须结合国家综合实力來进行阐述,国内学界目前的研究还盅要更加系统化,提升理论高度。尤其要结合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实际,从多方面来阐明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我国当前文化建设以及提升综合国力的意义。我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产业的比例不足美国的十分2—,“西强我弱”的格局明显。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军事实力也位居前列,但软实力却落差很大.专家指出,发展屮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培育中国文化的魅力。因而提升文化软实力离不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打破体制障碍。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胆破除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势和管理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培育和催生文化消费力,锻造和提升文化持续力。要更加重视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更加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加重视新的文化业态的培育,从而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具持久竞争力的文化资本我国文化软实力所存在的儿个问题,如民族文化流失严重、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落后、文化建设工作起步晚及水平低等,认为这些问题导致了诸多不和谐的文化现象:文化多元并存造成不同的文化、道德、价值取向相互碰撞、冲击、融合,同化和异化现象普遍存在;传统文化衰落、氏族虚无主义滋生以及观念、制度、生活方式的西化使我国的文化自我逐渐迷失,多元化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和信仰使人们无所适从,市场行为务实的实利驱动造成市场失序、价值失范、精神和心理失衡、精神家园荒芜、理想信念缺失;大众文化和精英阶层文化的脱节造成了主导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隔膜。这些突出问题和不和谐的文化现象,再加上强权国家不断推行“文化殖民”战略,向发展中国家传播西方文明的价值观, 使我国文化事业血临着巨大的威胁和侵略。我国文化的现状和吋代要求之I'可的差距还很大,所以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起点,既面临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和严峻的挑战。机遇则有改革开放以來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相对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口益广阔的市场空间,文化发展収得的举世嘱目的成就是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高的新起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直接源泉,现代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撐,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为我国提高文化软实力提供了难得的世界市场和国际环境,屮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文化建设、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战略支持和政策保障;挑战则有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尚有差距,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还不完全适应,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文化软实力建设与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文化建设与对外开放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文化建设与我国灿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大国的地位不相适应,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着文化人才缺乏和文化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挑战。因而发展文化软实力,既要保护也要创新,保护是尊重传统、尊重历史、尊重祖先的智慧,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同吋也是创新成功的保障;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提高川华文化的渗透力;推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掘屮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建立产品丰富、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运行规范的文化市场体系;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等方血的对策。通过民族精神的弘扬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体现文化的大众性和普及性;文化民生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小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兼顾文化的先进性和普及性,又具有人文化和生活化的特征。全面提高文化软实力就是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放到包括经济、政治、社会乃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诸多方面來理解和把握,重点要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创造力和竞争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继承屮华文化优良传统并兼容并蓄、去粗取精地对世界文化进行扬弃。参考文献:[1](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1]赵飒《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考》,《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1.P40.[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10.P35-36.[3]《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N)经济日报,2007,6,29.[4]刘莲香,《学术论坛》,(J)《关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2008,12.P17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