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ID:43578867

大小:380.33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11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_第1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_第2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_第3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_第4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变化,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分析其出现变化的原因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2.分析我国古代自耕农经济形成基本特点的主要原因及特点3・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一、农业的起源1.形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2.区域: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氐江流域出现。3.格局:中国古代农业形成了北粟南稻的格局。4.特点:中国古代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存在着地域差别。【温馨提示】你能找出中国古代农

2、业起源的特点吗?提示:(1)从形成时间看: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2)从经济构成看: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3)从地域范围看: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相互融合。•应用提升1.《三字经》里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几句。中国人最早食“六谷”、饲“六畜”的时代是(B)A.原始社会末期B.西周时期C・战国时期D.明朝时期解析:原始社会有六畜,农作物是北粟南稻,到西周时才有六谷,故同时具备最早食“六谷”饲“六畜”的时代是西周,C、D两项错误。二、从耒耦到

3、曲辕犁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之一。人们主要使用骨制、木制、石制农具。2.进入文明时代:耒、耦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3.春秋战国:农业生产中开始使用铁农具,大大提高了生产力。4.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曲辕型,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5.特点: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佳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温馨提示】精耕细作的含义是什么?提示: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

4、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B)A.劳动者身份的变化B.农具与技术的改进C.郡县制的普遍建立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前一句出自《淮南子》,“耒”是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战国时期的农具有:犁锌、锄、锚、镰、斧等,农具与技术的改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选B项。三、

5、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1.灌溉工具:中国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2.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1)春秋战国:修建了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著名的水利工程。(2)西汉:兴建了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3)治理黄河:历代政府重视对黄河的治理,典型的如东汉王景治理黄河。(4)西域地区还出现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坎祖。•应用提升3•“这是世界水利史上的杰作,其集多功能多环节于一体的综合方略思路已臻完善,而其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蕴更达到了颇为圆融的境界。”该段描述可能是在评述(D)A.翻车在江南开发中的作用B.唐

6、代筒车的自然原理与作用C.因地制宜的西域坎儿井D.都江堰的巨大功效解析:都江堰充分利用河道的自然走向和地势修建而成,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蕴”。它既利于排洪,又利于灌溉,“集多功能多环节于一体”,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功效,故D项正确;翻车、唐代筒车都仅仅是灌溉工具,西域坎儿井仅仅是灌溉水利工程,没有体现“集多功能多环节于一体”的特点,故A、B、C三项错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商周时期: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2.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产生。(1)条件: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7、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2)经营方式:自耕农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同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又一个特点。(3)进步性: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⑷局限性:①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②近代以后,它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③宜栽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其破产的原因之一。【温馨提示】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有哪

8、些?提示:(1)表现特征不同: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而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2)出现的时间不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应用提升4.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A)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解析:精耕细作是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人们通过提高耕作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