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公选人地关系2012课件

全校公选人地关系2012课件

ID:43584688

大小:697.50 KB

页数:115页

时间:2019-10-11

全校公选人地关系2012课件_第1页
全校公选人地关系2012课件_第2页
全校公选人地关系2012课件_第3页
全校公选人地关系2012课件_第4页
全校公选人地关系2012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校公选人地关系2012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地关系概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农村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高铭国13592616782gaosaoa@sina.cnP1基本要求上课:6次(9-14周)考核:最后一次闭卷考试(第14周)考核内容:课堂所讲和每节课后作业考核方式:开卷考试计分方式(三七开、五等次):结合平时考勤、课堂发言(五等次)优、良、中、合格、不合格P1第一节人地关系的概念及主要理论一、人地关系的概念1、人口:数量质量增长结构分布迁移2、土地:面积质量利用结构变化3、人地关系(1)基本的层次:人均耕地面积(2)中观层次: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3)综合层次:P2二、人地关系的相关理论1、马

2、克思关于生产力的构成:第一节人地关系的概念及主要理论农业劳动生产力农业生产者(人)农业劳动资料农业劳动对象农业生产资料(土地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农村社会关系人地关系构成农村社会关系的基础(经济与社会关系)P3二、人地关系的相关理论2、环境决定论(地决定人)希波克拉底认为气候条件决定人体中四种不同体液的比例,从而决定人的体格与性格柏拉图及亚里斯多德认为,气候决定人格与智力,进而决定社会的政府形式与宗教类型孟德斯鸠则强调气候对人类社会的决定作用埃尔斯沃斯·亨廷顿《文明与气候》则将气候视着影响整个文明的重要因素。第一节人地关系的概念及主要理论P4二、人地关系的相关理论3

3、、人的决定论(人决定地)(1)可能论:例如日本、以色列(2)或然论:(3)马克思的折衷论:第一节人地关系的概念及主要理论P5第二节历史上的人地关系 的形成和变化一、中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与中国人地关系演化:质:时代相传的农耕经验数:人口不断增加结构:不断南迁和向西北屯田(军垦、闯关东)精耕细作{人农业生产工具落后粗放耕作不停开荒可耕地越来越少}地人地关系P6第二节历史上的人地关系 的形成和变化二、中国的人口-近代以前的中国人口夏商周成王周庄王秦西汉三国隋唐0.13550.13710.11840.60.40.53北宋南宋元朝明朝1681年1762年1793年1834

4、年0.760.5950.851234P7第二节历史上的人地关系 的形成和变化二、中国的人口—新中国的人口增长1949年1957年1965年1970年1975年1981年1988年1995年2000年2003年2005年2006年2008年2010年5.46.57.28.39.2410.011.112.112.9513.1513.35五普1%抽六普P8第二节历史上的人地关系 的形成和变化二、中国的人口-六次人口普查1949年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5.46.027.2310.3211.6012.6513.3972一普二普三普四普

5、五普六普P9第二节历史上的人地关系 的形成和变化二、中国的人口—中国人口成亿的增长1939年1953年1964年1968年1974年1981年1989.4.141995.2.152005.1.64亿6亿7亿8亿9亿10亿11亿12亿13亿P10第二节历史上的人地关系 的形成和变化三、中国的人口增长的特征与规律1、增长结构图夏朝4590151681年1949年2011年3800年270年60年P11第二节历史上的人地关系 的形成和变化三、中国的人口增长的特征与规律2、增长分析将从夏禹至今(近四千年)的整个中国历史浓缩到24个小时之内,那么前面将近23个小时(从夏朝

6、到清初)23:00-23:50(从清初1681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23:51-24:00(新中国成立到现在)P12第二节历史上的人地关系 的形成和变化三、中国的人口增长的特征与规律3、总趋势:趋于不断增长4、分趋势(1)330年前之前缓慢增长330年前之前波动性增长波峰波谷只消一次改朝换代、自然灾害、疾病瘟疫就行(例如西汉到三国、南宋到元朝、元朝到明朝:0.6-0.4,0.76-0.59,0.59-0.85)P13第二节历史上的人地关系 的形成和变化三、中国的人口增长的特征与规律4、分趋势(2)330后的快速增长,康熙的人口政策(摊丁入亩),间接330年后的快速

7、增长,毛泽东的人口政策(人定胜天),直接5、分趋势(3)和平时期人口上升型增长战争时期人口循环性增长战争结束后人口补齐型增长P14第二节历史上的人地关系 的形成和变化三、中国的人口增长的特征与规律6、和平时期人口增长(1)增长率0.5-1%(2)增长机制-生育制度意义与期望:多子多福,多子多孙性别取向:重男轻女目的:养儿防老(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国家,现代性的社会保障机制发育最慢)P15第二节历史上的人地关系 的形成和变化三、中国的人口增长的特征与规律5、和平时期人口增长(3)增长机制-生育经济(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多生孩子,早生孩子,生男孩子”是农业

8、社会扩张劳动力的需要)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