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谈人生之苦

【精品】浅谈人生之苦

ID:43604615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1

【精品】浅谈人生之苦_第1页
【精品】浅谈人生之苦_第2页
【精品】浅谈人生之苦_第3页
【精品】浅谈人生之苦_第4页
【精品】浅谈人生之苦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浅谈人生之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人生之苦昌善[前言]乐是人们所喜欢、所追求的。然而,苦却经常悄悄地、冷不丁丁地来到我们身边。苦就象是一颗扫帚星,大家都忌讳它,想办法逃避它、脱离它的掌控。由是,有的人用损人利己的手段,获取物质上的丰足,想以此来离苦,却常常“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有的人试图以虐待自己的身心来减轻苦,却弄巧成拙,令苦本加历;有的人以一醉方休來麻痹口己的精神,希望忘掉苦,却乂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苦就像我们的影子,挥Z不去,摆脱不能。有了苦,就象头发粘上了口香糖,令你剪不断,理还乱。因此,有

2、些人干脆以苦为乐,苦中作乐。总之,人牛是多苦的。人们渴望离苦得乐,祈盼苦尽甘来,为此而作了种种尝试,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那么,“苦”究竟是怎样的状况,怎样才能真正出离苦海?唯有佛法为我们作出了最好的回答。一、说“苦”(一)苦的种类依佛法言,世间之苦可总结为三苦、四苦、七苦、八苦、五取蕴苦,扩展开来则是无量诸苦。其中常用的分类是八苦、三苦、五取蕴苦。(1)八苦世间存在的一切诸苦,可分为三类:对身心所引起的生、老、病、死苦,对社会所引起的怨憎会、爱别离苦,对外物所引起的求不得苦。生、老、病、死为人一生的历程。有人说

3、,“苦”字就是人脸的素描。可见,人生充满苦。人从一出生时就哇哇大哭,宣告了这一期生命的开始。从此就与病痛、衰老等苦相伴,直至爬上火葬场高高的烟囱,完成本期生命的旅途。这生、老、病、死,无一不是苦的。于家庭和社会而言,怨憎会和爱别离苦更是令人痛苦不堪。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对于有些人,我们不愿意见到、不愿意与之相处,却往往冤家路窄,不得不去面对、共处。相反,自己所喜欢、所乐意相处、与自己意趣相投的人,却偏偏要离去。生离死别之苦,如古人言:“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或如《梁祝》中“化蝶”一幕,令人肝肠寸断。怨

4、憎会与爱别离,让我们饱尝酸苦的滋味。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资生物具。尤其是现代的社会,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手机、电脑、轿车、楼房等不断推陈出新,饮食方式、居住条件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切,都是依赖于物质条件的改善,都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因此,许多人追求物质上的丰足,却又没有能力获得,或者对现有的物质状况不满意,而又得不到改观,于是便有对于所求不能得到之苦。求不得苦令我们身心不能安住、安宁,甚至会进一步影响他人,影响家庭和睦与社会的稳定。(2)三苦我们的身心所受之种种苦,又可以分为苦苦、坏

5、苦、行苦三类。苦苦是身心受苦之直接感受,坏苦为快乐失去之苦,行苦则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而令身心不得安定之苦。对于三界众牛而言,欲界众生有苦苦、坏苦、行苦,色界众生则仅受坏苦及行苦,无色界众生受的是行苦。(3)五取蕴苦五蕴(色、受、想、行、识),是我们身心的总和。又叫五取蕴,因为是从过去的取——烦恼而招感来的。从取烦恼而生的,本质上已免不了苦痛。而现在有了这五取蕴,由于取烦恼的妄想执着,所以又苦上加苦。我们的取识(与烦恼相应的识),在物质的(色)或精神的(受、想、行)对象上,一直是处处染着,不能脱离。识对境界

6、有了染着,那境界的每一变动,都会引起内心的关切,不能自主的或苦或乐,而免不了苦痛。从我们对外物,对社会、对身心的关系中,分别为: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生、老、病、死,等七苦。然如此推究起来,这些苦,总是由于五蕴聚而有。众生世间的苦果,不断的生起,这是由于业集。业,是为善为恶的行为,又从善恶行为而引起的潜力。因业力积集,苦是迷惑,是烦恼的通称。业力的招感苦果,烦恼是主要的力量。烦恼对于业,有发业力与润生力。由于烦恼的发业与润业,在因缘会合吋,才有业种的招感苦果。总之,苦有三苦、八苦、五取蕴苦乃至无量诸苦。对于

7、每一众生尤其是作为人类的我们,无疑对苦有着直接的经验、深刻的印象。(二)苦的逼迫性资牛物具匮乏的困苦、人际关系不和谐而有的苦、身体的病苦、内心的苦受……所有种种苦,都会逼迫我们的身心,令我们不能自主、不得自在。不仅身心、社会、外物由不得我们,常令我们苦不堪言,由快乐之失去转成的苦也逼迫着我们,令我们不得不接受无情的现实。世间的一切,都无非是不稳定的,迁流变化的,带给我们的是不安定、不能自主、不得自在,是一切苦共有的逼迫性。于是,许多人在苦的逼迫下退却了,投降了,自甘沦为苦的奴隶,在苦的驱使下造作种种恶业,带给

8、别人痛苦,同时也给自己苦上加苦。然而,更有人却因认识到苦的逼迫性,进而探求招感苦的真止原因,从此踏上离苦的解脱之道,实践止觉、安乐的人生。二、苦的原因若想出离苦,首先要知道造成苦的原因。依佛法言,众生轮回苦海的原因,在于不能跳出“惑、业、苦”的循环。如《成佛之道》偈颂所言:“苦生由业集,业集复由惑,发业与润生,缘会感苦果”。惑是一切烦恼的总称,而主要是指无明和染爱。无明是对三宝、因果、事理、凡圣、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