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ID:43618794

大小:264.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0-11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_第1页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_第2页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_第3页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_第4页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节概述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1)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依据之一,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2)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技术资料。3)新建或扩建车间(或工段)的主要依据。第四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格式1、单件小批:工艺过程卡片(表4-1)主要内容有:工序号、工序内容、设备及工艺装备、工时定额等。2、成批生产:加工工艺卡片(表4-2)主要增加的内容有:工位,工步,安装,切削加工用量等。3、大量生产:加工工序卡片(表4-3)每工序的加工内容,工序图:本工序被加工零件图形,加工表面,加工尺寸及分差。加工过程卡片、加工工序卡片、机床调整卡片,检验工序卡片等。4、数控

2、加工:数控加工工序卡、程序单、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步骤和内容1、设计原则:1、保证零件图纸上的所有技术要求。(质量第一)2、满足生产纲领(生产效率)。3、要求工艺成本最低(经济效益)。4、文明生产,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第一,绿色环保第一)。2、设计步骤和内容:(1)阅读装配图和零件图。(用途、性能、工作条件等)(2)工艺审查:图纸的完整性、正确性。主要技术要求、关键技术、零件的结构工艺性等(表1-9)(3)确定毛坯种类:床身、箱体、基座类——铸件。轴、齿轮类——锻件销轴、标准件类——型材框架、机架类——焊接件薄板、薄壁容器类——冲压件其它毛坯形式:塑料件、精铸

3、件、精锻件等。(4)拟定工艺路线:……(10)确定工序内容及填写工艺文件等。第二节工艺路线的制定一、定位基准的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例:图4-1。原则:(1)保证位置精度参看图4-2。(钻或车φ22H9的粗基准)(2)加工余量合理分配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例图4-3,A合理,B不合理。大型箱体零件要保证各孔余量均匀,可采取立体画线方法找正。保证各加工表面余量充足。例:阶梯轴,φ100、φ50(毛坯φ108、φ55),轴线偏心量3mm,应先加工φ100。(3)便于装夹。(4)只使用一次(不得重复使用)。2.精基准选择(1)基准重合(即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不产生基准不重合

4、误差,定位精度高。(2)统一基准(各工序定位基准相同)各工序夹具统一,安装方式统一,易于保证各表面之间位置精度例:轴的统一基准:两端中心孔齿轮的统一基准:内孔箱体的统一基准:一面两销。(表1-11)中的箱体顶面和两销孔。(3)互为基准基准→加工面;(加工面)→(基准)。用于相互位置要求很高的表面,例:主轴的加工:支承轴径前莫氏锥孔,后锥孔(4)自为基准以加工表面本身为基准。例:床身导轨面的精(刨)工序,加工前用百分表找正被加工表面,(5)便于装夹。二、加工经济精度和加工方法的选择1.加工经济精度在正常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2.加工方法的选择1)根据经济

5、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2)根据工件材料和表面热处理状况3)根据工件形状、尺寸、特殊要求等。根据生产条件,生产类型。3.机床的选择三、典型表面的加工路线:1.外圆表面2.孔的加工对比:精度与粗糙度、套类、盘类与箱体类,孔径大小,钢与铝合金、单件与大量3.平面的加工。四、工序顺序的安排1.加工顺序原则:(1)先基准面例:轴类零件的中心孔(2)先平面后孔(3)先考虑主要表面:箱体,轴类(多轴径时以安排支承轴径加工顺序为主)(4)先粗后精2.热处理及表面处理工序的安排(1)退火、正火、人工时效——粗加工之后或切削加工之间(消除内应力)切削加工之前(改善切削性能)。(2)调质处理——

6、粗加工之后为好。(3)淬火、渗碳等——各表面加工之后主要表面磨削之前。(4)表面处理——工艺过程最后。3.其它工序的安排(1)检验工序每道工序之后——自检(首件送检),阶段检验和终检。①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②转到其它车间或工段前后③关键工序前后④终检(2)其它:去毛刺、平衡、去磁、清洗等。五、工序的集中与分散(例如:p8表1-2,表1-3)两个不同的原则1.集中的特点(一个一工序完成多工步内容)1)减少安装次数,利于保证位置精度2)减少机床数量,人员数量,利于采用高效率机床。3)设备复杂昂贵,调整复杂,操作要求高。注:采用高效率机床——设备先进,工序集中,加工效率高,

7、加工精度高,如床身五面体加工中心。设备不变,只采用集中的组织形式,特点不突出。2.分散的特点:1)设备、工艺装备简单,调整、操作简单。2)工序内容简单,针对性强,可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如装夹的专用性,切削用量的最合理选择。3.集中与分散选择1)单件,小批或重型零件——集中(组织集中),以简化生产管理。2)大量生产——集中(机械集中),生产率高,加工质量好。3)精度要求高、工件刚度差——分散,以便于划分加工阶段,采用最佳安装方式、合理选择切削用量。例:连杆的加工。六、加工阶段的划分(粗、精加工分开的原则)1.粗加工——切除大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