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中学历史九周考试题(许兵)

大河中学历史九周考试题(许兵)

ID:43621832

大小:173.2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1

大河中学历史九周考试题(许兵)_第1页
大河中学历史九周考试题(许兵)_第2页
大河中学历史九周考试题(许兵)_第3页
大河中学历史九周考试题(许兵)_第4页
大河中学历史九周考试题(许兵)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河中学历史九周考试题(许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荀子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从犬而颂Z,孰与制天命血用Z!”下列能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的历史文化遗产是ABCD历史上屮国一直对南海诸群岛及海域行使主权管辖。汉朝在南海置珠崖、係耳郡;唐朝在南海置“三州”;北宋首命水师出巡西沙;2012年7月,三沙市正式成立。这表明中国A.三沙市是首个以群岛为行政区划的市(州)B.历代政府均将巩固海防置于头等重要位登C.管辖南海诸群岛及海域有充足的法理依据D.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有效的维护了国家统一贾文言在比较商鞅与梭伦的“耕战思想”时说:“商鞅和梭伦的上台皆因受闲于'耕’和'战',故两者都重视耕战,

2、但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上则有所不同。”这种“不同”集中体现在A.商鞅维护皇权专制,以农为木;梭伦注重发扬民主,重视工商B.商鞅立足承认现实,渐进变革;梭伦强调打破现实,重在继承C.商鞅使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梭伦使所有平民获得公民权利D.商鞅用“强权”重构政治秩序,梭伦以“中庸”平衡阶级利益“以屮国南方广东的行商和北方山西的晋商为例,就会发现这两部分商人儿乎主宰了当时的世界贸易和商业活动,不但晋商在蒙古、俄罗斯和日木有很人的国际投资,而且广东行商还曾经投资于美国的铁路建设”(引口韩毓海:《明清经济■晋商兴衰》)。材料不能说明此吋的••中国A

3、.商品经济获得了新发展B.商界已具备了资木输出的能力C.经济发展水平世界领先D.商界积极参与国际商贸易活动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卜:国王的税收有两个來源,一部分荣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來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徳国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屮

4、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百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此期间人类精神觉醒的冇①“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④“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Z,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示卅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下列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

5、的是A.“民贵君轻”属于史料B.“民贵君轻”属于史料解释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属于史料D.“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属于史料评价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牛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隋场帝有诗:“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初唐政治家、文学家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材料最能说明A.火药出现不晚于隋朝B.

6、火药在唐朝时应用于军事C.火药发明者是炼丹家D.火药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柏杨先生在《屮国人史纲》屮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对手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幅漂亮的拳击手套。”下列人物思想符合此观点的是A.李鸿章B.郑观应C.康有为D.孙屮山严复在给他的学生熊纯儒的信中说到:“尽管袁世凯解散了国会这件事与约法不合,然而这件事是袁世凯-•牛中做的最漂亮的一件事,最成功的一件事……屮国现在需要的不是华盛顿,是拿破仑,是克伦威尔。”严复的言论表明①议会政治不符合中国国情②民主共和观念己经深入人心③

7、君主制观念在屮国根深蒂固④资产阶级渴望稳定社会秩序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人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内容。以下对孙中山的评价中,依据这一史观的一项是A.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B,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C.他是屮西方文明合璧的产物D.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1937年9月6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在三原誓师,在誓师大会上对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曰帽徽盼士兵们说:“

8、这军帽上的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人解放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