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同步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同步测试

ID:43636816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1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同步测试_第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同步测试_第2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同步测试_第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同步测试_第4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同步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同步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关于我国农业,早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就已提及“深耕易耨”;在《荀子•富国篇》屮也有“多粪肥nr“长斗石,取上种”等说法。这些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战国吋期()а.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B.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c.农业主体地位的形成D.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2.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各国税制的改革B•土地买卖的加剧C.井田制度的瓦解D.铁犁牛耕的推广3.《汜胜之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

2、对耕作的基本原则、选择播种FI期、农作物栽培技术、调节稻田水温法、区田法等均有详细记述。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A.南稻北粟B.因地制宜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4•“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农业是封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②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③发展农业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④农业技术的提高是农民致富的关键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5.《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堆),避沫水

3、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享其利。”该材料记载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白渠D.六辅渠б.据宋代《商州福寿寺天王殿碑》记载,该寺“树珍果,槓名花,佛事之庄严,释门之仪范靡不备矣。然后垦山田,造水皑(磨),嘉蔬有圃,柔桑垂荫,兹所以备纟甘宇(佛寺之别称)之缮完,给缁徒(僧侶)之供养”。据此,下列相关说法止确的是()A.该寺种植有玉米、棉花等经济作物B.该寺属于自给自足的寺院经济C.此时工商食官体制开始受到冲击D.宋朝寺院拥有很大的影响力7.《淮南子》记载「'故

4、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8.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中国古代()A.小农经济的依赖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小农经济的优越性9.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

5、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屮国要采取屮央集权式的、农业形态的官僚体系。”材料意在强调()A.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根本B.中国古代经济属于自然经济C.古代中国不可能实行民主政治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10.《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A.西周B.春秋战国时期C.唐代D.宋代11.在古代中国中后期,江浙地区一直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心,唐宋时

6、期“东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明朝中后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他种以图利”,甚至出现“郊原四望,遍地皆棉”的状况,还有一些地方因“为稻利薄,蔗(甘蔗)利厚,往往有改稻II种蔗者”。这种状况的出现造成的深远影响是()A.使重农抑商政策越来越松动B.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C•促使民众衣食结构发生根木改变D.使棉布开始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12•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以家庭为单位的自耕农经济特征C.农业在社会经济屮占有重要地位D.商品经

7、济极端落后13•“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享其利。”材料说明这是典型的()A.灌溉工程B.防洪工程C.蓄水工程D.综合性水利工程14.先秦史官编修的《世本》记载:“汤旱,伊尹(商朝大臣)教民t□头凿井以溉田当吋人们使用的主要凿井工具可能是()①石器②木制的耒和③青铜工具④铁制工具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黄梅戏《天仙配》中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了中国占代()A.农业的自给自足的基本特点B.农业的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C.农业男耕女

8、织的基本特点D.农业精耕细作的基本特点16.明太祖说:“四民之业,莫劳于农,观其终岁勤劳,少得休息。时和岁丰,数口之家犹可足食。不幸水旱,年谷不登,则举家饥困。”这反映出()A.明朝初年,政府鼓励垦荒,重视农业生产B.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C.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D.水旱灾害成为农民牛活贫困的根木原因17.《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