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收入差,还得“供给侧改革”给力

缩小收入差,还得“供给侧改革”给力

ID:43657266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2

缩小收入差,还得“供给侧改革”给力_第1页
缩小收入差,还得“供给侧改革”给力_第2页
缩小收入差,还得“供给侧改革”给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缩小收入差,还得“供给侧改革”给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缩小收入差,还得“供给侧改革”给力顾骏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近口,屮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屮心发布《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5年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有收入的劳动者的工资平均数为30197元,与2012年和比,年均实际增长速度达到9.1%o不过,引起公众关注的是“收入差异”。据统计,全国平均总收入最高的20%家庭,收入达到153546元,而最低的20%家庭只有7155元,差距达到21倍。城市和农村内部的差距也非常大,城市最高收入组家庭平均总收入是最低组的约12倍,农村则高达27倍。同在一个国家,收入差距如此Z大确实让人不好受。更麻烦的是,这个统

2、计还只是“冰山一角J全世界都知道,收入调查不好做。今日,民众收入来源极为多样,“蟹有蟹路,虾有虾路二谁知道最后的可支配收入具体是多少,最高与最低的差距又是多少。还有,许多农民工虽然拿到了工资,但企业没有缴纳社会保险,或者因为流动,虽然缴纳了保险,但不知道最后能否安然领取养老金,尚存变数,如果这方面的收入差距都纳入统计,数据岂不更令人讶异?在改革开放之前,居民收入几乎没有差别,到今天相差如此悬殊,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但反过来想想,如果不是因为收入差别相差悬殊,民众又何来那么高的工作积极性?何来那么大的冒险精神?何来那么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创业奋斗?至少在转

3、型期,一个社会的经济活力同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是成正比的,差距越大,驱动力越强,也是可以理解的。真正关涉社会公平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收入差距,而是在个人努力之外,有什么个人难以摆脱的因素决定了收入差距及其不断的扩大。比如,同为工资收入者,银行金融等行业因为存在垄断优势,赚钱反而比实体行业更容易,员工工资自然水涨船高。其他产业则因发展缺乏后劲,只能压低劳动力成本,以维持运营。所以,即便是同为工薪阶层,收入存在差距,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了。即便同在一个行业,国企享受种种优惠,送上门来的贷款都用不了,而民企只能靠民间借贷,利率暴涨,企业员工的收入中又有一块给

4、切掉了,两相比较自然又是“相去甚远”。即便同在一家国有企业中,员工也被分作三六九等,享受“铁饭碗”的员工、合同制员工、劳务派遣员工以及临时工,活越重,收入越低,早已成规律,收入悬殊也已司空见惯。市场不规范,会影响收入差距,但不是没有办法调节,如果各项再分配机制,比如税收等,能够发挥作用,那“可支配收入”意义上的收入差距,还是有望缩小的。遗憾的是,今天既没有“遗产税”等调节社会差距代际传递的机制,个人所得税也一味盯着工薪阶层的“代扣代缴”……社会在二次分配上的调节缺失,使得实际收入差距更趋加大。多年来,我们国家一直表示要“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目前

5、更是出现了两股扭转收入差距过大的力量。其一是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创新创业的力度,产能过剩的行业和新兴产业之间职工收入差距将拉开,传统优势行业未必仍然具有优势,新兴行业更可能后来居上,收入分配结构有可能大为改观;其二是“供给侧改革”在激发出“新供给''的同吋,也必定要求居民有“新需求",由于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指“有支付能力的需耍”。所以,提升居民的支付能力就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减税和夯实社会保障是“解放消费力"绕不过去的两道关,而这也有利于实质性地缩小已经存在的收入差距。总之,收入差距过人有其历史原因,但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来看,确实到

6、了缩小差距才能保持发展势头的吋候,从鼓励创新创业到攻坚扶贫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的实现一定会带来更大范围共建共享的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