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笔下的阿长]

论鲁迅笔下的阿长]

ID:43661055

大小:38.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2

论鲁迅笔下的阿长]_第1页
论鲁迅笔下的阿长]_第2页
论鲁迅笔下的阿长]_第3页
论鲁迅笔下的阿长]_第4页
论鲁迅笔下的阿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鲁迅笔下的阿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鲁迅笔下的阿长学员罗德才150106306536指导教师周世伟内容提要:阿长是鲁迅童年生活中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她有善良的一面,但却掩盖不了愚昧与麻木;在她身上还体现了十足的阿Q精神;她虽然不懂教育的规律,但对孩子倾注了一片心血。她不是鲁迅寄托理想的人物,但鲁迅对她充满了“爱”与“哀”的情感纠葛;充满敬重与怀念。关键词:鲁迅阿长民间文化的载体“爱”与“哀”阿长是鲁迅童年生活中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曾被他几次写入作品中。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不

2、但对她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而且通过互不关联的事情描绘了他的性格。1926年初春的鲁迅,正是“运交华盖”的时候,写下了《阿长与〈山海经〉》。在鲁迅的一生中,阿长——即长妈妈,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物。鲁迅没有专门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却在他45岁那年,写下了这篇回忆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以纪念自已童年时期的一个保姆,可见,鲁迅对她情感之深。作品中:鲁迅对长妈妈充满“爱”与“哀”的情感纠葛;她不是鲁迅寄托理想的人物,但鲁迅对她充满敬重与怀念;她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她有善良的一面,

3、但却掩盖不了其愚昧与麻木的乡下妇女形象;在她身上体现了十足的阿Q精神;她虽然不懂教育的规律,但对孩子却倾注了一片心血。现就上述几个方面对鲁迅笔下的阿长作一简要的分析。一、“爱”与“哀”的情感纠葛很多人在文章里把自己所敬所爱的人写得像天使,把自己所厌所憎者写得像魔鬼。虽然态度鲜明,但过多地染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进而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认识价值。所以这篇文章毫无浪漫情调,所有的只是真实、惊心动魄的真实。同样是写自己的保姆,艾青的长诗《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和鲁迅这7篇写作态度,文章意蕴截然不同。艾诗激情

4、奔涌,用充满感激、怀念的语言展示了大堰河的所有美德,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圣母形象;而鲁迅本文则用清醒的理智之光,照出一个可悲悯的愚妇。鲁迅经常引用“嘉孺子而哀妇人”这样一句话。正是这一“哀”字代表了鲁迅对阿长的情感态度。此种“哀”情除了渗透在字里行间外,最集中地体现在文章最后两段,尤其是最后一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哀怜之情真可谓溢于言表了。“哀”是“哀其不幸”,但这种不幸主要不是遭遇上的(年轻时就死了丈夫),而主要是心灵上的,是心灵上那种彻底的的麻木、无知和愚弱。文章主体是写儿

5、童心灵观照下的阿长,所以,对待阿长有因“谋杀了我的隐鼠”带来的“憎恶”;有因经常“切切察察”,“晚上的睡相”不好带来的“讨厌”;还有对她“神力”的“惊异”;更有为自己买来《山海经》后生出的“敬意”。不要简单地认为最后一个情节完成了对阿长情感态度的转变,是对阿长的歌颂,这样主题也许更鲜明些,但却背离了原文的主旨,是一种简单化,是明显的误读。“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别人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里的“敬意”、“神力”都和前文“脱下裤子可以使大炮放不出来”连在一起。

6、此外,这篇文章尤其涉及了许多儿时的感受,完成了对儿童心理的准确描摹,更体现了鲁迅对儿童命运的关切。当写到我的各种爱好感受的时候,观察的主体变而为被观照的客体。对小动物的喜爱,对玩具的向往,对神奇怪异事物的贪恋等等。尤其详细记述了得到《山海经》的过程及以后的影响。可以说在鲁迅的时代,儿童和妇女一样都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儿童的各种正当要求不断受到干涉和压抑,如阿长对“我”心爱的隐鼠的“谋杀”(可以联想到《野草》中的《风筝》)、她灌输的种种忌讳即是此类。所以,鲁迅充满温情地回忆起那位“寂寞的”“和蔼的

7、”老人,因为他竟“爱和孩子们往来”。阿长也是这样,虽然,她有种种可厌之处,但她毕竟无意中做了一件大好事,正是那几本《山海经》开启了一扇神奇的大门。如果说,鲁迅在百草园中发现了自然的奇妙,那么,正是这四本《山海经》使鲁迅感受到书的魅力,使后来出入于药店和质铺中的“我”还有画书可以作为心灵的安慰。7仔细品味,这绝不是“赞颂”而是亦庄亦谐,寓谐于庄。应该说,这既是客观记述当时的儿童心理,又包涵不可否认的谐趣。所有这些情感都被一个“哀”字统率着,或者说,那些憎恶讨厌等情感都是儿童的、表面的,而“哀”(就是哀

8、怜、悲悯)才是现实的、深层的。而这种“哀”中又含蕴着深厚的“爱”,但绝不是因敬而生,却是因怜而生,此种心态就像痴心的父母述说自己的傻儿子,就像孝顺的子女讲着自己痴呆的父母。二、一个并非寄托理想的人物,但让作者充满敬重与怀念,在这篇回忆散文里,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集中记叙长妈妈给他儿时留下的印象,把长妈妈这个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这一点,有目共睹,谁都承认。无论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和“不见得很好”的睡相,还是“烦琐之至”的各种规矩和讲“长毛”,以至购买《山海经》,都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