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修养论文

师德修养论文

ID:43677195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2

师德修养论文_第1页
师德修养论文_第2页
师德修养论文_第3页
师德修养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师德修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道德修养》作业“他人就是地狱”之我见塘沽一中葛兰“他人就是地狱”是萨特提出的观点,并且在他的许多作品屮都体现了这一观点,如《密室》、《禁闭》、《存在与虚无》等。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存在主义是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带來的浩劫首先在德国和法国发展起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在欧洲进一步流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阶层屮的吋髦哲学。存在主义伦理学的基木范畴是“存在”。但存在主义者所说的“存在”,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客观存在,而是指一种认识,实质上是指“我”的存在。萨特继承了海德格尔关于存

2、在的学说,并在社会生活中把它文学化、政治化,使它成为一种激进的行动哲学。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这一著名命题,认为它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人最初是作为纯粹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的,没有什么本质。人所具有的齐种具体的特质和规定性,是人后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选择和造就的结果。其二是,事物的木质是由人赋予的。萨特认为,“物”是消极被动的,它们不能选择和造就口己的木质。外部世界没有什么木质和意义,它们的木质和意义是当它们作为人的对象而存在时由人给予的,也就是说,只冇当人的纯粹意识活动指向外部世界吋,才赋予它木质和意义。(1)产生背景在

3、战争中的经历促使萨特成为存在主义者。当时的法国处于二战中,社会上充满消极颓废、悲观失望情绪,知识分了在战争中经丿力了与其他人一样的各种磨难,他们孜孜追求的知识并没有给社会带来文明,战争屮所谓“文明”的人用各种手段残害、欺压、侵略同类,在自己的周围又有-•些人为了齐自的穆德不惜出卖亲人、朋友和祖国。战争的事实让他们对自己一直坚持的信仰产生了动摇,所以在他们Z屮形成一种由于苦闷、孤独、被遗弃、找不到岀路而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风尚。于是,标榜个人的生活、门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受到极大欢迎,被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当作最吋髦的哲学。(2)认识“他人就是地狱”的本质萨特的作品

4、《密室》(1944)是阐述存在主义哲理的剧木,剧屮犁造了3个死后不改生前本性、在阴间互相追逐的亡魂,说明客观世界(包括他人的存在和自己的旧习)直接制约着人的生存和活动,人死Z后述念念不忘他人对自己的议论,因而认为“他人就是地狱萨特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认为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11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他本人解释说如杲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了,被败坏了,那么他人只能够是地狱。也就是说,他人

5、活在我们身上,他人就是地狱,他人就是天堂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谈到,人对他人的妨碍不仅是物质性的,而11是精神性的。人的行为,人的语言,甚至仅仅是一个眼神——“注视二都可能含有限制他人自由、窥视他人隐私的用意。因此,在剧中,他企图通过三个亡灵在地狱中的关系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你们的印象中,地狱该冇硫磺,有熊熊的火堆,有用来烙人的铁条……啊!真是犬大的笑话!用不着铁条,他人就是地狱!"从萨特自己的解释和他的作品所表现出來的观点,可以感觉到他用了一种极端和片面的方式来看待问题,没有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去处理一时的困难。他没有看到在战争中有很多人不但为了自己而且为了亲人和更多的人

6、民得到解放在无私的付出,其至是生命;他跟没冇认识到,在漫漫的丿刃史长河中,尽管冇许多人是在不停的侵害被人,成为他人的“地狱”,但是同时还有更多得人心的善良与他人毫无损害,或是志向远大,为人类执著努力,所以从原始社会到当今社会,总体来讲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发展。(3)产生的结果用“他人就是地狱”这样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将自己禁锢在自我的狭小空间内,也就是人只能-也只应该生存于口我Z中。人民不可能找到摆脱压迫的真正出路,只能诉诸孤独的个人反抗、个人奋斗。正如存在主义者所说的,他们主张的这种个人反抗和奋斗,是带有悲剧性质的。总Z,萨特的观点暴露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屮人的精神

7、困境,捉出了研究人的生存状态、情绪意志、行为方式等问题的必要性,强调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责任感和行动的意义。但是,它视人的精神存在为第一性的,把情绪、体验、自由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夸大为决定性的,表现为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它把个人自由推向极端,以自我为基本视角,否定了客观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制约作用,其实质是反社会的极端个人主义和抽彖人性论。它把人生视为荒谬,对人类的前途不抱希望,带有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有用的就是真理”之我见“有用的就是真理”是实用主义者詹姆斯提岀的观点。(1)什么是“真理”真理意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