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地区城镇化对策

延安地区城镇化对策

ID:43679108

大小:32.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2

延安地区城镇化对策_第1页
延安地区城镇化对策_第2页
延安地区城镇化对策_第3页
延安地区城镇化对策_第4页
延安地区城镇化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延安地区城镇化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延安地区城镇化对策样刊快递到付至: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邮编:716000杨富宽(收)15191124809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杨富宽(1990—),男,汉族,延安大学政法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牛。研究方向:依法治国理论。(第二作者)花晓丽(1990—),女,汉族,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延安地区城镇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耍】延安地区地处陕北高原南部,是典型的行政经济边缘区。延安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巨大差距。本文通过分析延安地区城镇化面临的现状问题,探讨推进延安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对策,以期对延安地区

2、城镇化统筹发展起到一定理论支持。【关键词】延安地区;城镇化;现状;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D081文献标码:A文章编号:城镇化主要是指依靠农业谋生的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一般认为它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的过程。城镇化率是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指的是一个地区常住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①一、延安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近年来,延安地区在加快城市化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延安市的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2010年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0.5%,接近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49.5%0同时基础设施和生态环

3、境也显著改善。延安市新建成了火车站,完成退耕还林897万亩,占全国的2.5%、全省的27%,森林覆盖率达到36.6%。延安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养老、医疗等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有85%参加了医保。保障性住房建设面积达到212万平方米,2.5万户群众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二、延安地区城镇化存在问题2012年延安市城镇化率达到52.2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与东南发达地区相比,延安市城镇化水平仍较低,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1•建设规划滞后,管理不到位延安地区受资金、技术、专业人员等因素限制,城镇规划定位不高,缺少超前意识,与经济

4、社会发展速度不同步。使得建设资金的作用和效率大打折扣。主要表现为功能分区不明显,只重视道路、商贸区建设等规划,忽视了对文化、体育、环境和社会福利的建设;规划脱离实际,不考虑城镇财政的承受能力,摊子铺得过大,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规划与建设管理脱节和边建设边规划的问题,造成工程的重复建设和肓目建设现象。②2.产业结构发展单一,三大产业比例失衡延安地区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第二产业发达程度较高,对其他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推动力不足,三大产业比例失衡。例如,2010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1.19亿元,占GDP的8.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35.49

5、亿元,占GDP的71.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8.74亿元,占GDP的20.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0:71.8:20.2。2009年,第一产业就业占全市从业人员比达51.9%,第二产业就业为14.1%,第三产业为34.0%,全市农村劳动力在第二产业从业比例不足10%o[③]可见,延安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明显较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明显较高,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仍在从事农业生产,从而导致产业就业结构失衡,影响了产业对城镇就业的拉动作用。3•生态环境脆弱,民生基础设施不完善资源型城市在能源开采和初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渣、废液等诸多

6、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地表植被和自然生态的破坏。延安市受能源产业影响和地域地貌限制,石油污染和大气污染严重,虽然2009年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7001.68吨,削减二氧化硫3959.18吨,但由于排放总量巨大,所以污染情况仍较为严重。同时,民生设施建设指标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对人口及产业的容纳能力有限较落后。例如道路建设标准低,城区道路狭窄,交通拥挤问题严重。全市城镇人均道路面积4.07平方米I人,中心市区4.65平方米/人,低于国家规范标准(7平方米/人)[④]针对延安地区城镇化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支撑,促进

7、延安地区城镇化进程健康快速发展。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规划在制定政策时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因地制宜、保护环境的原则。城镇化的根本不是让人口进入城镇,而是让人口进入城镇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拉动经济。在规划中要坚持实施“中疏外扩、上山建城”战略,重点实施上山建城、旧城改造、居民下山、革命旧址保护、市政设施配套。⑹控制建筑高度和密度,注重提升文化内涵,完善旅游载体服务功能,打造全国红色旅游圣地。2.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现代产业布局一是要树立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大力发展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高载能、农产品加工、新能源等

8、新兴产业。二是耍优化现代产业布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在稳定石油产量和加工量的同时,加大天然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