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系及其传动比的计算

轮系及其传动比的计算

ID:43698903

大小:12.30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10-12

轮系及其传动比的计算_第1页
轮系及其传动比的计算_第2页
轮系及其传动比的计算_第3页
轮系及其传动比的计算_第4页
轮系及其传动比的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轮系及其传动比的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欢迎进入机械基础课堂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定轴轮系从动齿轮转速计算三个知识点轮系分类及应用特点轮系分类及应用特点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定轴轮系从动齿轮转速计算第六章轮系学习要求:1.了解轮系的分类和应用特点。轮系分类及其应用特点一、轮系应用举例车床主轴箱世纪钟一、轮系的定义由一系列相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轮系。定轴轮系(普通轮系)周转轮系按照轮系传动时各齿轮的轴线位置是否固定,分三大类:混合轮系二、轮系的分类定轴轮系轮系运转时,各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相对机架固定不变,称为定轴轮系。本章重点周转轮系轮系运转时,至少有一个

2、齿轮的几何轴线相对机架的位置是不固定的,称为周转轮系。混合轮系轮系中,既有定轴轮系又有周转轮系。知识链接齿轮在轴上的固定方式齿轮与轴之间的关系结构简图单一齿轮双联齿轮固定(齿轮与轴固定为一体,齿轮与轴一同转动,齿轮不能沿轴向移动)空套(齿轮与轴空套,齿轮与轴各自转动,互不影响)滑移(齿轮与轴周向固定,齿轮与轴一同转动,但齿轮可沿轴向滑移)1、可获得很大的传动比2、可作较远距离的传动3、可方便地实现变速和变向要求4、可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三、轮系的应用特点一对齿轮受结构限制,中心距较近。轮系可作较远距离的传动增加中间轮2实

3、现变向要求一对外啮合齿轮,主、从动轮(1、3)转向相反中间轮(惰轮或过桥轮)13132可方便地实现变速和变向要求123H45123H行星架H的转速是轮1、3转速的合成。此轮系根据转弯半径大小自动分解,nH使n1、n3符合转弯的要求小结轮系的定义由一系列相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轮系的分类(1)定轴轮系(2)周转轮系(3)混合轮系应用特点(1)可获得很大的传动比;(2)可作较远距离的传动;(3)可方便实现变速和变向要求;(4)可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学习要求:1.能够确定定轴轮系各轮的转向;2.能够正确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

4、比。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二、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大小末轮的转向一、定轴轮系中各轮转向的判断1、一对齿轮传动转向的表示表示方法可以用标注箭头来确定。圆柱齿轮传动:外啮合:两箭头指向相反内啮合:两箭头指向相同蜗轮蜗杆传动:锥齿轮传动:两箭头同时指向啮合点或同时相背啮合点2、轮系末轮转向的表示1)轴线平行时,用画箭头来表示或用外啮合齿轮的对数来确定。对数为偶数,首、末轮转向相同对数为奇数,首、末轮转向相反2)轴线不平行时,画箭头来表示。图6-4平行轴传动的定轴轮系1233′45轮系中各轮回转方向只能用箭头标注在图上。156342Ⅰ

5、ⅡⅣⅢ图6-5非平行轴传动的定轴轮系1、传动路线1432ⅠⅡⅢ动力输入动力输出二、传动比在计算传动比大小之前要先学会分析传动路线图6-6两级齿轮传动装置图6-7轮系解:该轮系传动路线为ⅠⅢⅡⅣⅤⅥⅠⅡⅢⅣⅤⅥ例1如图6-7所示轮系,分析该轮系传动路线。2、传动比计算即轮系的传动比等于首轮与末轮的转速之比。以图6-6为例,求该轮系的总传动比。轮系的传动比:(以1表示首轮,以k轮表示末轮)平行定轴轮系总传动比为:若以1表示首轮,以k轮表示末轮,外啮合的对数为m。当i1k结果为正,表示首末两轮回转方向相同。当i1k结果为负,表

6、示首末两轮回转方向相反。例2如图6-8所示轮系,已知各齿轮齿数及n1转向,求i19和判定n9转向。136897542ⅠⅥⅡⅣⅢⅤ为正,首末两轮回转方向相同。解:惰轮2576431ⅠⅡⅣⅢⅤ例3如图6-9所示,已知z1=24,z2=28,z3=20,z4=60,z5=20,z6=20,z7=28,齿轮1为主动件。分析该机构的传动路线;求传动比i17;若齿轮1转向已知,试判定齿轮7的转向。分析该轮系传动路线为:ⅠⅡⅢⅣⅤ解根据公式结果为负值,说明从动轮7与主动轮1的转向相反。各轮转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由例2和例3可知,惰轮只改

7、变从动轮回转方向,而不改变传动比大小。惰轮惰轮加奇数个惰轮,首末两轮转向相同。加偶数个惰轮,首末两轮转向相反。三、惰轮的应用122´4´435(b)图(a)图练习1、如图所示轮系,用箭头标出各齿轮的回转方向。(c)图'12334'45练习2、已知各齿轮齿数及n1转向,求i15和判定n5转向。小结各轮转向的判断方法(1)平行轴a.标注箭头b.外啮合齿轮的对数(2)非平行轴a.标注箭头定轴轮系的传动比惰轮的应用(1)只改变方向,不改变传动比大小(2)惰轮奇数转向相同,偶数转向相反。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