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温度报警器论文

简易温度报警器论文

ID:43714087

大小:875.99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0-13

简易温度报警器论文_第1页
简易温度报警器论文_第2页
简易温度报警器论文_第3页
简易温度报警器论文_第4页
简易温度报警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易温度报警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简易温度报警器学生姓名:***专业名称:*****指导教师:****冃录第1章摘要4第2章设计要求及方案52.1设计要求52.2设计方案52.2.1温度报警器电路设计方案一工作原理52.2.2电路设计方案二的工作原理5第3章硬件设计63.1系统框图63.2单元电路设计73.2.1前级信号处理部分73.2.2A/D转换模块73.2.3主控部分AT89C5193.2.4段驱动及数码管显示部分(SR410561K共阳极)93.2.5位驱动和键盘输入部分103.2.6高温报警及电机控制部分113.2.7关键元器件

2、介绍123.3总原理图163.4仿真组装与调试163.4.1短路检测173.4.2原理正确性确认173.5PCB图17第4章软件设计184.1流程图184.2源程序19第5章总结与体会25第6章参考文献26第1章摘要温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对他的测量与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工农业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也迫切需要检测与控制温度。本文通过采用压电陶瓷蜂鸣片作为电声兀件的温度报警器的设计与制作,阐明了该装置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具体过程及方法。这种温度报警器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应用广泛。工作吋,温度测

3、量范围为10——30°Co当前环境温度若超过设定的高温临界温度,由单片机发出报警信号并驱动继电器使风扇电机转动,从而防止因温度升高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随着安全化程度的H益提高,机房——作为现代化的枢纽,其安全工作已成为重中之重,机房内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系统瘫痪,造成巨大的损失很社会影响。造成高温火灾有:电气线路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等引发高温或火灾;静电产生高温或或火灾;雷电等强电侵入导致高温或火灾;最主要是机房内电脑、空调等用电设备长时间工作,导致设备老化,空调发生故障,而不能降温;因此机房

4、内所属的电子产品发热快,在短时间内机房温度升高超出设备正常温度,导致系统瘫痪或产生火灾,这吋温度报警系统就会发挥应有的功能。木文介绍的是采用温度传感器AD590的温度报警器,口动测量当前环境温度,由单片机8051控制,并通过四位7段数码管显示,若当前环境温度超过此温度,系统发出报警并控制风扇电机转动。关键词:温度测量,报警,电机转动,单片机。第2章设计要求及方案2・1设计要求1.口动测量当前环境温度,并通过四位7段数码管显示(保留一位小数);2.显示精度WO.5°C;3.用压电陶瓷蜂鸣片作为电声元件;4•当温度在10-30

5、°C范围内,报警器不发出声音。当温度超出这个范围时,报警器发出声咅,并可根据不同的咅调区分温度的高低,系统发出报警并控制风扇电机转动。2.2设计方案2.2.1温度报警器电路设计方案一工作原理该温度报警器的主要由温度传感器AD590,前级信号放大器和数模转换模块,主控电路,段驱动数码管位驱动等部分组成•工作原理如下:1•传感器对当前环境温度进行采样得到与2对应的模拟信号。2.信号处理屯路对传感器采样所得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放大)。3.A/D转换电路对处理之后的模拟信号数值化。4.将该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经单片机处理后由七段数

6、码管显示。5.键盘输入模块向单片机设定高温临界温度。6•当而环境温度若超过设定的高温临界温度,由单片机发出报警信号,压电陶瓷蜂鸣器报警,并驱动继屯器使风扇屯机转动。2.2.2电路设计方案二的工作原理该温度报警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时基电路IC1、电位器Rp、电阻R1和热敏电阻RT组成温度检测触发屯路。RT是一•种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IC2是一种音响集成电路KD9561,能产生4种模拟声,即警车声、消防车声、救护车声和机枪声。IC3为音频功率放大器,可将微弱的音频信号放大,推动扬声器B发声。具体工作

7、过程如下:温度未达到预定值时,市于温度传感器RT的阻值犬于l/2(Rp+Rl),IC1的触发端②脚电位高于1/3G(2V),使得IC1的③脚为低电位,二极管VD截止,IC2因得不到供电电压而无音频信号输出,扬声器B无声。当温度升高到预定值时,RT的阻值将小于1/2(Rp+Rl),IC1的触发端②脚电位低于1/3G(2V),IC1的输出端③脚为低电位跳变到高电平,二极管VD导通,输出约5V(200mA)的直流电压。该直流屯压经屯容C2滤波后供给TC2o这吋TC2产生的警笛信号由OUT端输111,经C3耦合至IC3的输入端③脚

8、进行功率放大。放大后的咅频信号从IC3的⑤图1通过对以上两种方案的各个方面的比较•如适用前景和市场经济效益分析来看,选择第一种方案比较合理。第3章硬件设计3.1系统框图3.2单元电路设计3.2.1前级信号处理部分——4:R2・「4・-

9、r—inr・12VR4寸U12/J63■I十LM741RP1占■&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