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各民族简介——毛南族

中华各民族简介——毛南族

ID:43738344

大小:26.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3

中华各民族简介——毛南族_第1页
中华各民族简介——毛南族_第2页
中华各民族简介——毛南族_第3页
中华各民族简介——毛南族_第4页
中华各民族简介——毛南族_第5页
中华各民族简介——毛南族_第6页
中华各民族简介——毛南族_第7页
中华各民族简介——毛南族_第8页
资源描述:

《中华各民族简介——毛南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各民族简介——毛南族中华各民族简介——毛南族毛南族概况历史:毛南族自称“阿南”,意为“当地人”,说明他们是该地区的土著居民。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今称。人口:毛南族现有人口约10.72万人。分布: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县上、中、下南山区,其余分布在广西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是岭西的土著民族。经济:毛南族以农业为主,以饲养业和副业为辅,主要种植杂粮、少数地区种植水稻。毛南族还经营农业、雕刻、编织竹器、牧养菜牛。木工、铁工等手工业、副业也占一定比重。特产是毛南菜牛。毛南

2、族风俗图腾:信仰:毛南族信仰多神多教。明末之前,以信奉原始宗教为主。清初,正一派道教传入毛南族聚居区,开始几种宗教同时流行。以后,道教在同毛南族文化,尤其是原始宗教、文化及其他民间信仰的合流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形成以敬神跳神(还愿)为主的所谓“武教”,以打斋送终为主的所谓“文教”,以及由两班人马合作的水陆道场。礼仪:在节日里,毛南族喜欢用开水涮牛肉待客,即按本地的习惯,在火塘上摆置一口铁锅,进餐时大家围拢在铁锅的周围,将生肉、生菜倒入沸水中涮熟,然后蘸配料下酒,这是毛南族民间最常见的宴请形式。习俗:

3、添粮及延寿:毛南人年过六旬,如果身体虚弱多病,民间称为“倒马”,“倒马”就要找算命先生选择吉日“扶马”,俗称“添粮补寿”。添粮补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办不起添粮补寿仪式,就由老人自己起行赶圩讨粮补寿;另一种是家庭经济较宽裕的,由子女筹办几桌酒菜,请亲戚朋友到家里来,给老人“送粮补寿”,并请一位师公来举行仪式。“添粮补寿”一世只搞一次,多在满60周岁那一年,但高寿的人隔三、五年又搞一次。禁忌:毛南族的禁忌有:正月初一这天不能骂人或说粗话;家有病人时用两根棍子叉在门口,外人不得进入;不能

4、用脚踏灶,烧柴时必须把粗的那头先送进灶内。婚俗:毛南族有“抢帽”的婚俗,在民间集会活动时,当小伙子看中了哪一个姑娘,便千方百计寻找机会抢走对方的花竹帽(也有的抢走对方的手帕)。姑娘如果觉得对方不中意,便表露出不满,立即把帽子抢回来。或以后托人把原物索回来。遇到这种情况,小伙子知道和对方交不成朋友了。反之,要是女方觉得小伙子人材中意,她便默默地应许,乐意让小伙子把花竹帽拿走,当即或往后一些日子,自己也向对方索取一件礼物,作为纪念。“抢帽”中意了,两者算是交上朋友。但是,“抢帽”仅仅是朋友之交,仅仅是恋

5、爱的前奏曲。食俗:毛南族日食三餐,均以大米和玉米做成的各种饭为主食。毛南族还长于用大米或玉米制作“米蜂仔”作为辅助主食,是消夏解暑佳品。家家喜欢食甜红薯,并作为入秋以后的辅助主食之一。毛南族地区蔬菜较多,四时不断,有豌豆、白菜苦麻菜、南瓜、红薯叶、豆荚、芭蕉芋、青菜和萝卜,其中南瓜是秋冬常食的蔬菜,既可切片煮粥,也可单独蒸食。肉类来源主要是家禽、家畜,有猪、牛、鸡、鸭等。喜食狗肉,有些地方中元节有杀狗食肉之习。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并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说。有的人家还自己用高梁、玉米酿制。但近年来,

6、以市场出售的瓶装白酒居多。毛南族大都喜欢饮茶,暑天常以浓茶解暑。走远路时经常随身带“野石榴”或青辣椒,用以解渴。典型食品:明伦白切香猪是毛南族的名菜,用当地产香猪加佐料蒸制而成。此外还有:甜红薯;螺蛳酸,蒜头酸水,鸭血酱,豆腐肴。丧俗:毛南人的丧葬,既受祖先崇拜观念支配,又被封建礼教及儒、释、道教信条驱使,错综复杂。一般迷信阴阳理论,崇尚舅权,流行原始社会的随葬品少、夫妻合葬、设氏族公共墓地和食俗等遗风。得一提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毛南族丧葬中一些封建迷信的落后观念、丧事日趋简化、科学,符合时代的要

7、求。毛南族文化语言:毛南族有自己的民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民族文字,曾用汉字音义拼记过毛南语的民歌等,称“土俗字”。毛南人多通壮语及汉语,现通用汉文。文学:毛南族聪明、勤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的文化艺术。毛南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相当丰富,真实地反映了毛南族人民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象《盘古的传说》、《三九的传说》、《太师六官》、《顶卡花》、《七女峰》、《恩爱石》等为毛南族人民世代传颂。诗歌和对联是毛南族流传长久的一种文学形式,有相当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水平。清代

8、以来,毛南族出的秀才文人不少,他们的诗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名人:谭克绳(1933—)广西环江人。历史学教授。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为历史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著有《鄂豫皖苏区历史简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史》、《中国现代史普及读本》等。居住:毛南族的住宅,多数是石基、泥墙、瓦顶,少数为砖墙、瓦顶的房子。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和堆放农具、柴草以及其他杂物,和壮族的“干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