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现象预防和处理措施

校园欺凌现象预防和处理措施

ID:43740986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3

上传者:无敌小子
校园欺凌现象预防和处理措施_第1页
校园欺凌现象预防和处理措施_第2页
校园欺凌现象预防和处理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校园欺凌现象预防和处理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欺凌现象预防和处理措施为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和谐校园,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根据市区上级《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加强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理,特制定如下预防和处理措施。一、指导思想以常规管理为重点,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全员参与,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创建安全和谐校园。二、整治重点1、索要钱物,不给就软硬兼施,威逼利诱。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伤害他人身体,侮辱他人人格。4、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强好胜。5、班干部或者小助手利用职务之便欺负其他同学。6、禁止携带与学习无关的刀具及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的物品进校园。三、欺凌现象的防治1.学生对于欺凌现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是欺凌者,他们对于欺凌现象造成的后果及严重性都一无所知,而其他旁观的学生也对此没有意识,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使得欺凌现象自然地发生。因此,班主任老师有必要将这一现象的定义、行为或方式告知学生,也应该对欺凌行为背后的行为原因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欺凌行为。另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对欺凌现象进行讨论,通过谈话让学生对这一现象有深刻认识,这样在欺凌现象发生时也可以挺身而出捍卫被欺凌者的利益。2.作为教师应该多留心欺凌现象的征兆。校园欺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身体上的攻击和心理上的攻击。身体的攻击容易发现,如果发现学生有明显的身体外伤、逃学、人际交往中胆怯畏缩、学习成绩下降等都可以看作是欺凌现象的前兆。心理的攻击多表现为孤立,学生之间如果出现孤立现象,建议采取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来帮助被欺凌者融入其中,但是教师的协助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避免被欺凌者持续受到孤立。3.通知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父母共同参与问题的解决,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处理和监控,让孩子的父母了解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一起制定计划,减少一些媒介对孩子们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家长的协助和支持,欺凌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防治。 4.加强对欺凌者的了解。作为教师应采取温和的态度来处理欺凌行为,倾听欺凌者的言说,了解造成欺凌行为的原因与动机,并进一步发掘此行为的真正成因。必要时也可与家长联系,形成家庭、学校的双面支持,使其意识到学校与家庭对于遏制欺凌行为的坚决态度。四、治理措施(一)、宣传阶段各年级全体班主任、任课老师做好思想宣传发动。召开“讲文明,树新风,拒绝校园欺凌”系列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大讨论,使学生明确学校活动的目标,开展打击校园欺凌的目的和决心。(二)、整治阶段1、全体教师、学生参与,人人当好主人翁,关心学校事情。2、每位任课教师上课要渗透思想教育,从自身做起,自己不向学生施加暴力行为。同时教育学生互相爱护,情同手足,团结向上。3、充分利用走廊、黑板报,办专题宣传。教育广大师生自觉向校园欺凌作斗争。坚决做到不做施暴者。4、各班要加强《行为总则》的学习以及加强小助手的培训工作,以班级为单位做好学生的自查。。(三)加强安全值班工作1、宿舍值班①值班教师负责3-6年级的起床洗刷安全及秩序,生活老师负责一二年级;②提醒学生在宿舍不能做跳床、蹦床等危险动作;③督促洗刷完成的同学及时离开宿舍,到餐厅就餐或者到室外活动;④两休时清点好各宿舍人数与生活老师做好交接工作;2、校园值班①值班教师是所负责区域的安全责任人;②值班时,提前两分钟到达指定区域;③多走动巡视,关注学生的活动,发现安全因素及时制止;④提醒学生远离红线区域、有警示牌的区域;⑤值班区域出现安全事故要及时上报给张艳超;3、餐厅值班①就餐前整队,要做到安静有序并做好餐前教育;②维持学生就餐秩序并分馒头等面食; ③做好餐厅收尾工作:提醒就餐结束的学生及时离开餐厅;4、值班组长的职责①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纪律安全等。本值班组出现问题或事故,值班组长是第一责任人。②安排本组轮值顺序。③早起床、午休、晚休,检查值班老师和生教老师的交接落实情况。④检查各时间段各区域值班老师的到岗情况及值班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