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小说讲解

中国现当代小说讲解

ID:43741679

大小:72.5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9-10-13

中国现当代小说讲解_第1页
中国现当代小说讲解_第2页
中国现当代小说讲解_第3页
中国现当代小说讲解_第4页
中国现当代小说讲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小说讲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现当代小说专题研究王世诚第一讲 现代小说的开端:《狂人日记》一,现代母题的经典之作1,何谓现代?1-1现代性的概念:个体观、历史观、国家观、经济观、社会观(有机社会)、价值观。1-2现代人的概念:现代个体与主体1-3中国现代性发展的历史概况与现状1-31五四的意义与当代解读——意识形态对五四故意的冷落与误读1-32现代性在五四的具体体现:启蒙与批判1-33启蒙主体:现代知识分子何谓现代知识分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小史公共知识分子与批判知识分子当代知识分子何在1-34启蒙与反启蒙何谓启蒙:康德的定义启蒙的基

2、本结构:二元结构后现代视野中的启蒙:意义霸权与价值霸权;中心主义;本质主义;启蒙在当代中国的命运:我们还需要启蒙吗?1-35现代性与当代中国现实当代中国现实的不同体认:五千年未有之盛世?五千年未有之乱世?现代性何在?后现代来临我们的位置与命运2,何谓母题?3,何谓经典?经典就是那些形成、规范我们基本思想、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及基本词汇的作品。二,《狂人日记》的传统解读:反封建、反吃人文化、孤独的觉醒者等等。三,当代解读之一:现代主体的诞生1,何谓主体:1-1,理性主义的主体概念:能主动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理性(

3、康德);自我选择与自行支配;迪卡尔:我思故我在;与客体相对;1-2,拉康的主体概念:与他者相对立;镜像理论;首先要确立“他者”的边界;是一个自我命名、自我发现的结果:“我以前也与他们一样”,从世界中分离出来:独立、怀疑主义1-3,阿尔都塞的主体概念:召唤主体对传统主体概念的解构:主体乃是“非主体性的”:被动的、被塑造出来意识形态系统:召唤系统2,现代主体与现代性:五四主题2-1,现代主体:批判性、怀疑主义、独立性、反抗性、自我性2-2,现代性与现代意识形态:召唤系统2-3,“狂人”的现代性意识:进化历史观

4、、现代人性观、个体意识四,当代解读之二:现代知识分子问题1,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诞生:“狂人”2,内涵:先驱意识、觉醒者意识、“黑屋子”意象与其选择、“少数人”立场2-1:真理占有者与少数人意识;真理宣谕式的言说方式2-2:反世俗主义者与精英意识;2-3,道德价值至高点的占据者与布道情结3,评价与思考:五,当代解读之三:“文化携菌者”意识1,“历史中间物”概念:1-1悲剧意识:历史的献祭2,“携菌者”概念:“我也曾吃过人”2-1,积极意义:自我批判意识3,希望速朽与内心的黑暗4,对当代的启示六,当代解读之四

5、:“疯子”的囚笼——现代启蒙的困境1,“狂人”的言说困境及其寓言内涵:2,实质:文化反抗的悖论:3,困境成因:二元世界观与对抗性位置4,如何冲破这一困境:七,当代解读之五:二元结构世界1,“狂人”眼中的世界:2,分裂的世界与主体的位置;3,两种世界观:二元世界观与整体主义世界观4,当代启示:知识分子如何自处?八,当代解读之六:意识形态批判1,两种批判:政治经济学(阶级批判)批判与文化批判2,鲁迅的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2-1:何谓意识形态:马克思的概念: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与价值法兰克福学派的观念:虚幻的现

6、实同一性阿尔都塞的概念:2-2:何谓意识形态批判:揭示虚假的自我现实同一性;发现“伪现实”、坚守现实真相;揭示“主体”的幻像;2-3:“无主名杀人团”的发现:奴隶意识的内化:奴性2-4,晚期的变化:阶级分析法穷富善恶的分类九,当代解读之七:书写方式1,真理宣谕式的言说方式2,作者=主人公=真理拥有者3,价值霸权与启蒙之必要启蒙的失败-《我们夫妇之间》乌托邦的两难-《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一,作者介绍王蒙,(1934~),1948年入党。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

7、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新时期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长。著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等,《在伊犁》系列小说等等。二,作品内容内容介绍人物介绍:刘世吾、林震、赵慧文第三讲《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百花文学”(3),《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创作意图:一是批判官僚主义,二是为了表达王蒙这样的一个思想:随着年龄的增大、革命事业的不断发展,革命者如何才能永褒革命的激情与青春?第三讲《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8、》等“百花文学”(4),《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今天的意义与解读:A,通俗的解读:“入世”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B,历史深度的解读:对乌托邦悖论的思考。第三讲《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百花文学”(a),何为乌托邦。(b),乌托邦的悖论:1,与现实之关系:无法实现性。2,个体性与公共性之间的对立:集体乌托邦理想对个体的吞噬。乌托邦的界限与越界的危险。3,作为批判武器的乌托邦与作为体制建设对象的乌托邦:乌托邦的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