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唯物辩证法的阐述和发展

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唯物辩证法的阐述和发展

ID:43742154

大小:42.5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13

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唯物辩证法的阐述和发展_第1页
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唯物辩证法的阐述和发展_第2页
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唯物辩证法的阐述和发展_第3页
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唯物辩证法的阐述和发展_第4页
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唯物辩证法的阐述和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唯物辩证法的阐述和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唯物辩证法的阐述和发展内容摘要:在《反杜林论》哲学编中,通过对杜林反动哲学观点的分析和批判,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本文试图从唯物辩证法方面,说明恩格斯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杰出贡献。恩格斯的光辉著作《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反对杜林主义斗争的产物,也是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总结。在《反杜林论》哲学编中,通过对杜林反动哲学观点的分析和批判,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本文试图从唯物辩证法方面,说明恩格斯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杰出贡献。              关于唯物辩证

2、法的对象和任务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立的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说唯物辩证法,作为崭新的哲学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作了最明确的规定。他指出:“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39页。以下凡此书的引文只注页码)14乍一看来,恩格斯这个规定是为了回答杜林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歪曲和攻击。然而,恩格斯的经典定义,实际上是对人类认识史、哲学史的科学总结。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一方面从辩证

3、法本身的发展过程来考察,指出辩证法经历了原始的素朴的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种基本形态。他着重说明,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以黑格尔为集大成者的辩证法的伟大成果和局限性。恩格斯深刻地揭露了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体系与辩证法之间的矛盾,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自然的理解,“现代唯物主义都是本质上辩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第23页)。 另一方面,从辩证法与它的对立物—形而上学的关系来考察.恩格斯指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思维方法或思维方式。只有辩证法才是“最高的思维形式”(第17页);而形而上学的

4、思维形式只有在日常活动的范围内、在常识的范围内才有它存在的理由。恩格斯说,“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都迟早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要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人不可解决的矛盾”(第19页)。根据人类认识史、哲学史,科学史的事实,恩格斯还着重说明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由于什么原因代替了古代的素朴的辩证法而曾经占居统治地位,它又怎样从“最近四百年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变成了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桎枯。 14自然科学已经达到的成果与这种传统的思维方

5、式之间的冲突,使科学界出现了“无限混乱的状态”。自然科学的发展敲响了形而上学统治的丧钟。这就是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定要代替形而上学的历史必然性。当然,这种必然性的实现,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曲折过程。这里,不仅包括黑格尔死后,“人们却把辩证法和黑格尔派一起抛到大海里去了,因而又无可奈何地沉溺于旧的形而上学”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7页);而且包括在马克斯主义辩证法诞生之后,这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战胜各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自觉掌握而需要的各种社会条件和较长的时间。错误的、反动的哲学是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它们的存在有

6、其社会历史原因和认识论上的根源。因此,宣传唯物辩证法,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是思想战线上一项长期的任务。恩格斯还深刻地概括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这两种对立的思维方法的总的特点。形而上学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考察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唯物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头脑中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连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失方面去考察的”(第20页)。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思维规定,其对立和区别只是具有相对的意义。后来,恩格斯把辩证法称为“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21

7、页)。这个提法,同《反杜林论》中提出的定义,其实质是完全一致的。人们必须首先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才能从中发现其变化和运动,揭示其发展的规律性。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就是对整个世界最深刻、最普遍的内在的本质联系的反映。可见,作为哲学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它最根本的任务就在于阐明支配着自然界、人类社全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和范畴14 早在1858年,马克思就打算写一本专门的著作,系统地阐述由黑格尔所发现、但又加以神秘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即唯物主义地改造了的辩证法。(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

8、250页)可惜,马克思一直忙于写作《资本论》这部巨著,未能如愿。众所周知,马克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