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天师府导游词

龙虎山天师府导游词

ID:43742935

大小:54.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3

龙虎山天师府导游词_第1页
龙虎山天师府导游词_第2页
龙虎山天师府导游词_第3页
龙虎山天师府导游词_第4页
龙虎山天师府导游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龙虎山天师府导游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师府导游词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到天师府参观!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它是历代天师掌管天下道教事的总署及张天师生活起居的地方。 现在我们站在天师府的头门。先来看看天师府的地理环境。天师府门临泸溪河,面对琵琶峰,山水特别优美。一、头门——仪门、甬道——钟亭我们再回头看头门。天师府正门匾额“嗣汉天师府”,表明从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以来,历代天师的封号都是世袭的。     天师府最早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即公元1105年,它是宋徽宗赐建给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府第。原址在上清关门口,元代延祐年间(1314~1320)迁建至此。     元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加封

2、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兼领三山符箓”,三山即龙虎山、茅山、閤皂山。当时江南的道教,统归张天师管辖。明朝,朱元璋命张天师“永掌天下道教事”,并赐十五镒白金在今址上兴建天师府地。因张天师号“大真人”,所以府名“大真人府”。    天师府头门坐北朝南,临江耸立,巍峨高大,气派非凡。头门宽18.9米,高10.35米,开东西中三扇门。    头门的抱柱联曰: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 这副对联为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于嘉靖年间所作。上联是指汉初开国军师张良的故事,张道陵是张良的第十世孙,麒麟阁是西汉未央宫中由皇帝刘邦召集朝廷重臣举行军事会议的地方,只有

3、朝廷中最高层的政治、军事重臣才能进入。张良封留侯后即弃官隐居,跟随赤松子学道成仙去了。上联寓意麒麟殿上的重臣张良成了仙人。下联表示历代天师的显赫地位。这副联集中体现了道教深受儒家影响、融出世与入世为一体的特征。 “麒麟殿上神仙客”,表明他们虽是神仙客,却是以儒家入世思想为基础的,因为麒麟阁是汉高祖刘邦召开军事会议的地方,反映了儒家对道教的影响。所谓入世,就是积极参与社会事务。“龙虎山中宰相家”,表明他们是以道教的身份来参与社会事务的,因为龙虎山是道教之山,代表道教。总之,这副对联集中体现了龙虎山道教深受儒家影响、积极入世的特征。 道教不忘社会责任,一方面关

4、心民生疾苦,替人治病、逐疫;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朝廷政事。其先祖张良为汉朝开国元勋,历代天师也多与朝廷关系密切。元武宗皇帝封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金紫光禄大夫,官至一品,相当于宰相一级,因此,天师相当于宰相,天师府也就是宰相的家了。 过去,人们称上清镇“隔河两宰相”,这两位宰相,一个是泸溪河南岸桂洲村的明朝首辅夏言,一个就是北岸天师府的张天师。这副对联形象地说明了历代天师既是“神仙”又是“宰相”的显赫地位。 天师不但地位显赫,而且相当富有。据说当时董其昌开始收了张天师5000两银子的润笔费,只书写了上联,迫使张天师再补送了5000两银子,才续写了下联。这就是“

5、一副对联万两银”的传说,虽然未必真实,但从中可以看出天师府的富有! 仪门是明清两代官署大门之内的门,既取“有仪可象”之意,又表示“列仪迎送”。甬道指庭院中居中的通道,有“官道”的意思。古代文武官员至此都要下轿、下马,张天师则根据客人的身份在此迎送。 这口大钟是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由第四十代天师张嗣德在浙江省富阳县铸造的,重达9999斤。铭文称“凡用赤金九千斤”。钟身周围四行篆文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大道兴行,皇图巩固”。铭文为临川进士朱夏所撰,文字则由龙虎山道士、元代著名画家方从义书写。这口钟原在大上清宫。 民间传说此钟初一敲一下,可响到十五,而且

6、,上清宫大钟一响,北京的金銮殿上都可以听到,真是神奇之至。 下面我讲一个民间故事:张天师的钟比皇帝的钟少1斤)据说皇帝的钟重10000斤,而天师的钟只有9999斤。为什么呢?有一个民间故事是这样讲的:某个朝代有个皇帝对天师的威名耿耿于怀。他想:我是人间帝王,百姓称我为“天子”;而张天师自号为“鬼王”,居然享有“天师”之威名!于是他心里愤愤不平。他把大臣们召集来开会,商议如何摆正这种天子与天师的位置。有位大臣启奏:陛下妻妾成群,子女众多,何不把一个女儿嫁给天师呢?这样您就可以岳父的身份位居天师之上了。皇帝听了很高兴,依计而行。张天师不知是计,成了皇帝的女婿,

7、地位就比皇帝小了一辈了。所以,天师的钟要比皇帝的钟少1斤,天师府的高度也要比皇宫矮1尺。在历史上,明朝的几个皇帝都做媒将大臣的女儿嫁给第四十至第五十代天师。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的妻子就是明万历皇帝的外孙女。这个故事可能与此有关。二、玄坛殿——法箓局这是天师府中三件绝世文物之一。玄坛殿的“坛”字,原意是土筑的台子,《说文解字》中说:“封土为坛”。 这里原先是天师筑土为坛、讲经说法、祭祀天地的地方。明初改建为殿堂,几经毁建,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仍然幸存。现在的玄坛殿是1999年修复的,正殿三间,奉祀三位财神爷,左右配殿各三间,分别为救苦殿、文昌殿。 正殿正中

8、的财神名叫“赵公明”(亦名赵玄坛),他隐居终南山修道成仙,被封为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