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ID:43743714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3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_第1页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_第2页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_第3页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_第4页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8夏日绝句设计理念:    这是一首起调高亢的诗歌,诗人鲜明地提出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取向。根据这首古诗的特点,本教学以情为主线,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使学生自主地与文本、与诗人进行跨时空的心灵对话,感受诗人的爱国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和在诗中的含义。    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3、通过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

2、反复诵读诗文,结合具体语境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宁死不屈的品质,感悟其强烈的爱国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诗人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1、搜集诗人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       2、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  1  3、自读《四面楚歌》等成语故事,了解历史人物。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文题目   1板书:司马迁。师

3、:知道这个人吗?生:不知道。师: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成就主要是——板书:《史记》,师:知道这部著作吗?生大多数不知道。板书:四面楚歌,师:听过这个故事吗?生:听过。师:这是司马迁记载在《史记》中的一个故事。在《有故事的成语》一文中我们学过。那么哪个勇敢的孩子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呢?生讲“四面楚歌”的故事。刘邦和项羽大战,项羽却大败,最后被刘邦给围在垓下,但项羽是猛人啊!于是刘邦就想了一计,即四面楚歌,找了许多会江东的乐曲的人在垓下周围弹奏,歌唱,表现繁华的一面,这样,项羽的部队就军心不定了,许多兵听到家乡的曲

4、便想家老,再也无心战斗,最后项羽的部队投降了一大半。   2揭示课文题目。1)师:项羽被刘邦打败,逃到乌江边上,想到江对岸的百姓觉得愧疚难当,便拔出宝剑自刎了。2)板书:李清照,师:你了解这个人吗?生通过资料作介绍本诗作者。3)师:多年以后,李清照来到项羽自刎的乌江边上,想到自己的生世,感慨万千,于是作下《夏日绝句》这首诗。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夏日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是有一定的背景的,孩子们处于二年级,单独来理解这首诗的话会显得很吃力。如果把它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结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四面楚歌”这个故事

5、来理解就比较容易了。二、合作学习生字,初读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读古诗。 2同方或小组相互纠正字音。 3复习我们常用的记住生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顺口溜……鼓励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4检查孩子们的预习情况。开火车请孩子来讲自己想讲的生字,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讲解,其他的孩子可以补充。教学中着重指导“鬼”、“亦”的书写。5开火车抽读生字并组词。设计意图:初读古诗,先要扫清字词障碍。这个环节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课堂上就采用检查汇报的方式。这个过程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自主合作

6、的意识。三、读中悟诗,讨论交流   1学生自读古诗。   2师:字音准确,声音洪亮而又整齐。读得真不错。掌声响起!对孩子们的朗读给予充分肯定。3师再范读,请孩子们仔细听诗的节奏如何把握。预设生:1、2行采用1、2、2节奏,3、4行采用2、1、2节奏。师:为什么要这样朗读呢?预设生A:“生”与“死”是反义词,“人杰”与“鬼雄”相对;预设生B:整个整个的词画在一个节奏里,这样才不会把句子读破。4学生自由读。5、小组比赛读。6、个人展示读。其他孩子听后谈谈自己的看法,作出评价。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项羽的悲壮之举,体会诗人强烈的

7、爱国情怀。设计意图:孩子处于小学低段,对古诗朗读的节奏把握不准,还处于模仿阶段,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听范读,找节奏,再模仿读这样的方式进行。但因为孩子们有一些诗词积累,所以我们又提出“为什么要这样读?”让孩子们感受如何不把句子给读破了。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项羽的悲壮之举,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四、读出韵味,深入体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古诗,看谁读得最好。   2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师:孩子们,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这个环节主要采用孩子们自己内部解决的方案:一个孩子提问题,请其他孩

8、子帮忙解决。)  预设问题1: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预设问题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