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第二批主题教育调研报告

3篇第二批主题教育调研报告

ID:43746222

大小:61.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0-13

3篇第二批主题教育调研报告_第1页
3篇第二批主题教育调研报告_第2页
3篇第二批主题教育调研报告_第3页
3篇第二批主题教育调研报告_第4页
3篇第二批主题教育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3篇第二批主题教育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篇第二批主题教育调研报告目录1、(基层党建)2、(乡村振兴)3、(安全生产)合计:14960字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报告二(乡村振兴) 近日,根据《××县主题教育工作方案》,县党组成员先后考察了××县××特色小镇、××县××村、××村,××县××村、××村,××村,××市新建社区等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实施情况。通过现场参观、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座谈等方式,学习考察××的先进思路、运行模式和创新方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是美丽乡村的首创地。2003年习近平同志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

2、的新篇章。通过系统规划设计、持续建设和整治,××全省农村生态环境大大提升,带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第一阶段:从2003年至2007年,以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实施村庄整治建设。重点整治村庄“脏、乱、差”,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示范村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目标;整治村达到“环境整洁、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目标。全省大部分村庄得到了基本整治,农村局部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二阶段:从2008年至2010年,以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内容为重点,实施村庄整治建设。不断扩大整治范围,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3、化的要求,以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从源头上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省绝大多数村庄得到有效整治,农村面貌发生了整体性的变化。第三阶段:从2011年至今,以“四美三宜两园”为核心内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升级版,按照生态文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明确从内涵上推进“四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三宜”(宜居、宜业、宜游)和“两园”(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乐园),整个××农村面貌逐步发生了质的变化。截至20××年底,××积极打造“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县一品牌”,现

4、已培育美丽乡村先进县58个,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个,打造特色风景线××多条、特色精品村××多个、美丽庭院××万多个,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多个。通过聚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出了××美丽乡村的“全景画卷”。二、××省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经验××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在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为内涵特色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一)强化规划引领。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

5、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县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按照全域景区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新理念,邀请××省规划设计院和××省美院设计了“山水如画、人间仙境”的县域大景区,着力打造“潇洒××·秀美乡村”。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施工建设。整个规划建设中,既体现了个性设计,又保证了总体协调。每个村都能根据山水走势和流向,因地制宜,高低错落,少有联排成栋房屋,使自然景观与村落建设浑然一体,体现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二)完善环境整治。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村湾的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软硬件全面配套。××县××

6、村、××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剩菜剩饭、农作物秸杆等)和不可堆肥垃圾(塑料、玻璃、泡沫等)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便于倒查监督),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三)注重文化传承。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充分利用现存文物古迹。如××村充分利用村庄历史悠久,各种文物资源较多的优势,大打历史文物资源品牌,2006年被评为××省省级历史文化村镇,2007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

7、化名村。二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断将“清莲××”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让游客感受到亲切的乡土气息,仿佛回到几十年前的农村。除了利山村整村拆旧建新外,很少有大拆大建的情况,每个村在做好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