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芯盖注塑模具设计【文献综述】

抽芯盖注塑模具设计【文献综述】

ID:437482

大小:124.9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02

抽芯盖注塑模具设计【文献综述】_第1页
抽芯盖注塑模具设计【文献综述】_第2页
抽芯盖注塑模具设计【文献综述】_第3页
抽芯盖注塑模具设计【文献综述】_第4页
抽芯盖注塑模具设计【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抽芯盖注塑模具设计【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抽芯盖注塑模具设计摘要:在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塑料模具的应用极其广泛,在各类模具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成为各类模具设计、制造与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模具之一。本文是通过翻阅一些参考资料和文献,阐述了注塑模具的现状,与国外的差距及今后发展的趋势。关键词:塑料模具;现状;趋势前言塑料模具的发展它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的比较快,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中国汽车、电子、通讯、家电等行业的发展,对塑料模具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塑料模具行业有了很

2、大发展。按照GB7635-87,塑料模具共分7类,它们是:热塑性塑料注塑模、热固性塑料注塑模、热固性塑料压塑模、挤塑模、吹塑模、真空吸塑模和其他类塑料模。在各类塑料模具中,注塑模的量最大,也最有代表性。注塑模具主要用于热塑性塑料制品的成型,但近年来也越来越多的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注塑成型在塑料制件中占有很大比重,世界上塑料成型模具产量中大部分都是注塑模具。一、注塑模具的发展现状当今,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内塑料模具市场以注塑模具需求量最大,其中发展重点为工程塑料模具据

3、调查显示中国模具工业现以年均20%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截止2006年年底,中国模具销售额达720亿元,跃居世界第三。随着塑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的比例逐渐提高。据统计,2000年中国塑料模具产值约100亿元人民币,2006年已发展到300多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超过21%,高于模具行业总体发展速度。近些年来,中国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CAD/CAE/CAM等计算机辅助技术、高速加工技术、热流道技术、气辅技术、逆向工程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现在,中国已能生产精度达到2微米的多工位级进模,寿命可达3

4、亿冲次以上。个别企业生产的多工位级进模已可在2000次/分的高速冲床上使用,精度可达1微米。在大型塑料模具方面,中国已能生产34英寸大屏幕彩电、6.5公斤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件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等。在精密塑料模具方面,中国已能生产照相机和手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一模具7800腔塑封模具等。在大型精密复杂压铸模方面,国内已能生产自动扶梯整体踏板压铸模、汽车后桥齿轮箱压铸模以及汽车发动机壳体的铸造模具等。在汽车覆盖件模具方面,国内已能生产中档新型轿车的覆盖件模具。我国塑料模具无论是在数量上

5、还是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国模具的制造从总体上看,产品还只是以中低档为主,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中高档塑料模具每年仍需大量进口。企业虽然重视推广应用新技术,但这些新技术应用的水平还不够高。我国模具产品水平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差有10~15年的差距。一、跟国内外的差距近年来,国内塑料模具市场以注塑模具需求量最大,其中发展重点为工程塑料模具。塑料模具工业迅速发展,体现在模具产品向着大型、精密、复杂的方向发展,综合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制造周期不断缩短。但与国外塑料模具的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一

6、定差距。1、模具材料和标准件国内大多数冶金厂设备及它们的加工工艺比较落后,采用的钢材的冶金质量低、成材率低,并且高质量的模具钢材相对少,具体说模具钢钢种不全,不成系列,多品种、精料化、制品化。而国外模具钢生产80%以上采用真空精炼和电渣重熔生产,钢材纯度、等向性高可以说国外塑料模具钢已形成较完整的系列。模具标准件对缩短模具制造周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能起很大作用。因此,模具标准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采用。国外模具的标准化率可达85%,而国内模具企业大型模具的标准化程度约为25%~30%,模具的标准化程度已成为制约国内模具制

7、造周期的瓶颈之一,也影响了国内模具的竞争力。2、模具的精度、寿命在国内塑料模型腔制造精度可达0.02m-0.05mm,然而国外可达0.005mm-0.01mm。在寿命方面国内非淬火钢模的寿命10~30万次,而国外10~60万次,淬火钢模国内50~100万次,而国外可以达到200~500万。由于零件精度低造成修配量大,整模故障率高、稳定性差。具体差异见表13、企业员工的素质及创新能力目前我国从事注塑模具设计的人虽然不少,但由子以前没有专门的学校、没有经过系统学习,所以高水平的设计人员不多。企业的员工缺乏高新加工技术的培训和

8、高端数控机床操作技能的培训。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高端设备的利用率,并且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低,水平不够高并且科研开发投入少,更重要的是观念落后,低开发,并且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技师和高级钳工及高级机床操作工的全面匾乏。像德国、日本模具企业的员工至少有10年的工作经验,模具企业技术人员比例很高。4、加工设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